


金字经-中美通话白宫“商战”憋不住了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5日上午,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观察家们注意到,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中美两国的高层交流一直都没有中断,不过这次视频通话的关注度却明显比以前更高。因为,自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对华“惩罚性关税”为重点的中美“经贸大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果正与美国肆虐不断的新冠疫情、拱火东欧危机引发通胀新高,相互发酵、民怨沸腾,直接危及现任拜登政府面对今年底中期选举;同时,美国政府内部正在经历一场激烈讨论。据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对中国实施一部分关税措施即将到期,美国官员争论的内容就是要不要降低对华关税。一句话,怎样:既不失体面,又求助解围。

综合新华网与美国CNN消息,就在中美高层视频会晤的前一天,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很快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加征的关税,对服装和学校用品等商品征收的关税有可能被暂停。过去这段时间,美国方面一直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可能降低对华关税的消息。

早在6月14日,白宫发言人皮埃尔就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就此事进行内部讨论;6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公开表示,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对华关税没有战略意义,拜登政府正在考虑重新配置对华关税。

美国考虑削减对华关税,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美国的通货膨胀正处于40多年来的最高位。如果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有望抑制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超发货币、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防控失败、拱火东欧危机等因素造成的。而这一切的解围,都离不开被美国两党共同视为“对手”的中国予以帮助。

众所周知,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大量输入美国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美国的生产、生活成本。2022年11月份在即,美国即将举行中期选举,这个时候,目前民众支持率已低于38%的拜登政府,必须果断拿出有效手段,来改善一下经济状况了。

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否会降低对华关税还存在一定的变数,因为美国政府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等人认为,削减对华关税,只是能够在理论上降低美国的通货膨胀,即便拜登政府将其实施,真正显现出正面效果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在戴琪看到,假如关税削减之后,美国的通货膨胀并没有显著降低,那就等于说白白地给中国商品提供了一个占领美国市场的机会。美国政府一直在叫嚣着与中国脱钩,削减对华关税却有可能让美国更依赖中国商品,脱钩还从何谈起呢?

正是这样的分歧,让拜登政府陷入左右为难,在对华关税问题上迟迟不能下决断。而让拜登头疼的并非只有幕僚团队之间的分歧,还有来自共和党的压力。现在美国驴象两党都靠反华来招摇过市,希望能够吸引更多选民。

在共和党看来,这个时候削减对华关税,就是向中国低头,政治上非常不正确。他们会抓住这一点对拜登进行疯狂攻击,甚至把“不够反华”这样的帽子扣在拜登头上,从而让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一败涂地。说白了,美国现在的艰难,是因为前几年把话说绝了,路也走尽了,导致现在无法回头。

其实,作为目前全球性第一与第二大国,中美两国之间有分歧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过去几年时间里美国把中美之间的分歧上升到了敌我势不两立的高度,导致在制定对华政策时缺乏回旋余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而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也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仍然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

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实现内外双循环。但美国呢?他们依靠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薅了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的羊毛,现在想让那些养尊处优的美国人重新回过头去搞工业建设,可能吗?
有观察家指出,拜登政府若调整对华关税即意味着“中美贸易战”结束,中美经贸关系就会重回正轨。对此,另一部分专家认为,不能够有过分乐观的期待,即便取消部分对华加征关税,也不意味着拜登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大转向。

笔者认为,未来,一方面美方仍将通过诸如“印太经济框架”等拉拢相关国家企图对中方“断链脱钩”,逐步降低对我国进口依赖,一方面,还会加强“小院高墙”政策,不断精准打击中国高科技,同时以泛安全理由打压中企。对此,对于美方此次求助,中方需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特赋《金字经》为评为观。
竭泽虾鱼贵,
润商赢利肥。
惩罚伤人自食亏。
霉。
贸经战愿违。
民怨沸。
白宫求解围。
——2022年7月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