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脰长鱼”与“太白桶”
赵振泉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需要传承与继承,我今天讲一个“软脰长鱼”与“太白桶”的故事。
古城淮安八字桥东大边有一家百年老店“震丰园”,经常在店门口戗一个靠牌,上书:今日招牌菜“软脰长鱼”。我当时二年级,根本不认识这个“脰”字,就照样写下来,回家问舅舅。
舅舅告诉我,长鱼脊背发黑的部分,称之为“脰”;腹部发黄的部分称之为“脐”。“软脰长鱼”是“震丰园”的招牌菜;清江荷花池那儿有家“新半斋”饭店,“煨脐门”出名。这两样菜都是淮扬菜领衔菜。
那时候家里穷,小孩子根本没有上饭店下馆子的奢望。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有一天,舅舅喊我,叫我跟他去“震丰园”吃中饭。我只知道“软脰长鱼”比“糖醋里脊”还要贵,“糖醋里脊”二角八一盘;“软脰长鱼”要三角五一盘呢!吃完饭下楼的时候,在楼梯的拐角处发现了两只桶,大一点的是尿桶,一看便知;小一点的桶上方写了三个字“太白桶”。我看那桶,与尿桶一样,都是用木板箍的,并不太白,就问舅舅:这桶怎叫太白桶呢?舅舅说:这里太白是指李太白。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刚才喝的是什么?酒。酒喝多了要吐,怎么办?就吐在这“太白桶”里。
“太白桶”是呕吐桶的委婉说法。我那时小学二年级,懂什么委婉不委婉,只知道这里边恐怕大有学问。
直到现如今,老淮安的“震丰园”搬到了清江浦的大运河广场有轨铁路北边,“软脰长鱼”写成了“软兜长鱼”,“太白桶”也变成了“呕吐桶”。我问领班,你们知不知道“震丰园”“软脰长鱼”和“太白桶”的故事?
丫头一脸茫然,“不晓得”!
老夫也是一脸茫然!

作者简介:赵振泉 72岁 原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驻淮阴记者站记者、副站长;1996年任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驻宿迁市记者站站长。2012年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