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住嘴巴也是一种修行
禹琴/黑龙江
人的一张嘴吧除了饮食就是说话了,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德行。人类是靠语言交流沟通的,一件事物出自不同人的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能言善辩者不但要有超强大脑,也要巧舌如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在现代,看看我们的外交发言人,看看宋世雄,韩乔生 这些都是语言家,都是具有品德的语言家。再看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女人总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挖掘别人的隐私,然后还把自己当做大名人,万事早知道,整天家长里短的满大街嚷嚷。更有一些毒舌妇,专门宣传别人家的短处。谁家的男人在外边如何如何了,谁家的女人如何如何了。谁家的孩子又如何如何了。当然好事少 ,而且理直气壮,如果有人问她,这话是不是你说的,她就理直气壮的承认,并且叫嚣说,就是我说的,你能把我怎么的吧。像这样的毒妇,就是把自己的那点满足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甚至幸灾乐祸的享受着由于她的话导致人家父子不和,打孩子骂老婆,她自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我就不明白了,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别人家的事与你有一毛钱关系吗?你哪来的那么多闲工夫去管别人家的事呢?一些男人也是一样,二两酒下肚,兴奋劲上来就专门戳别人的短处,痛处。好像这种操作胜过美味佳肴,岂不知就是你这张没有上锁的嘴,种下了恶因,可能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甚至遇到偏激的会招来杀身之祸。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知道人的文化底蕴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本来嘛,谁都希望万事如意,可是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娇养多败儿。可这又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凭什么非要在别人的痛处撒把盐,戳一刀呢?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修为不够,没人教过你静坐多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亦或是本身语言一种心理疾病,内心空虚,自卑感作祟,想用这种方式填充自己,从而活得平衡或者一点可怜的满足感。总之,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人,要懂得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完善提高自己,借鉴别人的问题,完善自己。语言即是一种修炼 也是一门课程。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八卦别人的时间不如多看点书,让自己丰满一点,总好比闲得无聊八卦别人的要好。
作者简介 :高禹琴,黑龙江五常人,新西兰诗画摄影社会员,诗心斋微诗社成员。作品散见澳大利亚新西兰综合之《澳纽网》专栏,《华人头条》,新西兰《先驱报》美国新报等。
国内曾在《散文诗刊》《三江文学》《芳菲文艺》《当代诗歌瞭望》《诗评专栏》 网易,头条,新浪.搜狐等平台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