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在全新领域发挥作用
—读古广祥《浅议矛盾调解员在经济社会的作用》
文/宋寿海
古广祥先生的中药联,以其独特的风格,早已闻名联坛。之前,我熟悉的是他在政事世态、三农医药、文教友谊等方面的真知灼见。读了《浅议矛盾调解员在经济社会的作用》一文,惊喜发现古先生的中药联在全新领域发挥作用。

我们的社会是五花八门矛盾纠纷的集合体。毛泽东说过:“差异就是矛盾。”而人的欲望诉求和价值取向是有差异的,所以矛盾纠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然这些矛盾纠纷大都不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而只须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来解决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亲不如对门”,人民调解无小事,看似简单的矛盾纠纷处理不好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所以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贴近群众、了解实情、化解矛盾,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非常必要。

但是做好调解工作也绝非易事。它要求调解员要善于运用方法和技巧化解矛盾;调查研究,掌握调解纠纷的切入点;学习政策法律,依法依规调解;与双方当事人保持同等距离,不偏不倚,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建立起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感;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总之一句话要懂得天道地道人道。在此基础上,面对千家万户利益,千头万绪案情,千言万语劝说,调解矛盾和驾驭矛盾双方的情绪,惟“深明大义,深悉小节”者方可行。对这些条件,古先生用当道、正香、百劳舌三个中药名恰当地作了概括。

调解过程中有两种情况是要尽量避免。一是避免⽭盾纠纷激化,防止事态扩⼤蔓延。有时双⽅当事⼈往往容易冲动失去理智。⽓头之上谁劝也不听,有⼀股“⼆杆⼦”劲,甚⾄拉拢亲朋好友参与其中,很容易发⽣群体性械⽃事件,引发刑事案件。二是避免因矛盾纠纷而对薄公堂。这既不符合“礼之用 ,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也动摇了社会和谐根基。值得注意的是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运⽤法律的规定、道德的约束等,去除纠纷当事⼈的⽆理要求及邪念,弘扬正⽓,压制邪⽓,找准纠纷争议的焦点所在,不要被表⾯现象所迷惑,对症下药,进⾏调解。当正向思维解决不了时,还可以运⽤逆向思维的⽅式,让双⽅当事⼈⾸先明⽩争执结果如何,然后冷静思考,端正态度,辅之调解员法制宣传及耐⼼细致的思想⼯作,从⽽达到调解之⽬的。总之,最终解释纠纷,化解矛盾,双方和平共处。古先生将这个过程也用可离、偏口、双寄生三个中药名形象地概括。
这样,就构成一副中药联如下:
当道/正香/百劳舌;
可离/偏口/双寄生。

刘礼贵 书
全联不加任何动词副词关联词纯由中药名浑然天成,且平仄合律,词性对仗工整,不愧健笔高手也!
2022年7月4日

宋寿海,网名抓铁有痕,祖国东南沿海人氏而在西北黄土高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理工男而自幼爱好诗词,自吟自乐而不知老之将至。吟哦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及美篇,论著有《格律诗词思维学导论(写作入门教程)》《家用易经》《命运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