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童年撷珍之三《话说香瓜》
作者:而然
朗诵:聽琴

“东西垄,南北地儿,开黄花,结宝贝儿,咬一口,冰糖味儿。”这是一条说香瓜的谜语。
“七月流火”,若把这个“火”字不做火星解释,那么七月的天气实在是难耐,令人赤身流汗。而作为消暑绝品的家乡香瓜则正应此时蒂落。无论是冒香汗的还是淌臭汗的,无论是打伞的还是戴笠的,香瓜必定都是他们最渴望之物。因为它清芬、甘甜、水灵、脆凉,而且大市小市,地头路旁随处可购。吃香瓜又无需细剥慢撕,可以大口地咬,大口地嚼,令人过一把豪放的瘾。几口下肚,汗散暑消,清心醒脑。据说瓜熟之际,瓜地的香气可以飘散到几里之外,循香觅瓜是不会走错路的,难怪人们称它为宝贝,实不为过。

关于香瓜,我特了解,身着金丝翠缕的叫“金镶柳”,俏丽风流,红瓤沙脆,清甜怡口。镶银嵌碧的叫“蛤蟆酥”,高贵雍容,白瓤酥脆,香沁心脾。“虎皮翠”则状若虎头,青斑褐斓,一拳锤开,黄肉灿灿,食之若饴糖入口,艮柔耐品。还有什么“老来面”、“八里香”、“白沙蜜”等等。除了甜之外各具风味。
生长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孩子,如果说不懂香瓜,那他一定是一个傻瓜。因为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只要提得筐持得铲,大都会搭伴结伙地去田间挖野菜,以飨家里的猪鸡鸭鹅。而生产队为了增加收入,每年又都会种上十多亩地的香瓜,如此,作为当时经常挖菜的我们,就难免要与瓜地结成一段妙缘了。俗话说“瓜田李下”,尤其是我们出于那个年龄段的天性使然,在路过或于瓜地周边挖菜时,随手“悄摸”几个吃,谁能说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世间根本就没有坐怀不乱那码事儿,都是圣人欺世的鬼话,健康的猫哪有见鱼不扑的?由于我们经常去“悄摸”香瓜,所以不但都很懂瓜,而且还非常熟悉每块瓜地的品种、地理形势及看瓜者的生活习惯,否则怎会唾手可得那香甜的宝贝?

香瓜地的地理形势一般都是三面青纱帐一面临道,看瓜者大都是队里干不动重活的老头。每块瓜地都成对角搭建两个高高的棚子,高棚吊铺以便瞭望。午后看瓜老者总是手掐一把大蒲扇,仰卧铺上,煽来煽去,逸士散仙一般。此时便是我们下手的最好时机,待他们发现,我们便会迅速的消失在茫茫的青纱帐之中。若逢阴雨天气,老者们便不会担心我们的光临和队里领导的查岗,于是他们便会凑到一起,于棚里铺下,坐上小凳或饮酒或下棋,此时我们进入瓜地已不是随便摘几个的事了,而是要挑肥减瘦了。
童年淘气的乐园永远是人们回忆中最美好的乐章,香瓜地于我便是如此。直到现在,每当有机会经过瓜地时,仍不免要有几串清亮的音符与我这颗长满了蒿草的心田里飘出。
其实瓜地里更让人留恋的不单是那诱人的香瓜,还有那旖旎可餐的秀色。不必说那微风挽着清香于田间的款步徜徉,也不必说那群峰众蝶们于丽日下寻寻觅觅的轻歌曼舞,单是那泛着浓烈金黄的瓜花与那一丛浅淡一丛深的凤仙花的相衬相映,便会令人堕入仙境。

凤仙花,一名指甲草,有红、粉、紫,白等颜色,可能是因为它的花瓣可涂染女人的指甲而得此俗名吧。据说瓜地里兼植一些指甲草,可以防鼠害去天灾增瓜香,更可能是为了多招蜂蝶,以利于瓜花的授粉吧。我国种瓜历史一定很久远,因为有一句古老的成语叫“瓜田李下”,我想这句话里的“瓜”是不会排除香瓜的。在那么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就洞悉了生态学的奥妙,说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那应该是毫不为过的。你看那指甲草亭亭玉立于香天馨海之中,上有蓝天白云的悠闲与明净,下有金波碧浪的簇拥与虔诚;中可与微风讪逗与蜂蝶细语,脂浓妆艳,楚楚动人。一嗔则鼠虫遁迹,一笑则蜂围蝶绕,瓜安人逸,好一派清平景和之相,好一幅闲适恬雅之图,真乃旷世杰作也!然而,大凡来瓜地者的目光,却都聚焦在深埋瓜叶下面那酣香的瓜上,很少有人是慕指甲草而来的,不知这是否是一种悲哀,更不知指甲草是否会为自己的美丽而伤怀。
一味地贪恋瓜地,结果夏天就过得很快。“东西垄”和“南北地”都不免要换上新装,那一片片金波碧浪和那一位位立于波浪之上的丽人也不免要化作胶卷而搁置于人们的脑海里,然而那一阵阵冲天的奇香,和那一口口冰糖般的爽甜却难收难藏,总会时不时的搅扰着人的鼻孔、舌尖和胃肠。
送人玫瑰之手留有余香,做人当如瓜,比如蜡烛,比如梅花,比如石灰……虽然苦了自己却甜了世间。其实保守的生存、默默的存在无异于死亡。价值是用付出换来的,任何一种靓丽都是奉献的结果。说到此,不由得我又想起了一件童年的趣事——

那是在一个盛夏的午后,我们提筐挈铲,裸背赤足的来到了瓜地旁,悄悄的潜入了周边的青纱帐,然后俯身探脑地偷窥棚上,发现“瓜地老”们正在倚着棚柱打着瞌睡,于是我们“悄摸”的活干得异常顺利。可能是那天摸到的瓜经过了筛选,所以特别的甜,我们围坐在青纱帐里,竟吃得满脸瓜子顺鼻流汤。其中一个伙伴突发奇想的说,将来要做一个香瓜,而另一个伙伴儿却以挑逗的口吻说,他愿做一棵瓜秧,因为瓜是由瓜秧结出来的。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都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有的说要做凤仙花,因为她漂亮谁都喜欢,还不用费力地去结瓜让人摘。有的则说要做蜂蝶,因为他东游西逛,不愁吃喝,自由自在……
虽然当时的想法天真可笑,但却晶莹若露,清亮可爱。如今尽管谁都未能如愿以偿,但我们在一次乡宴重逢时却都其乐融融,对自己的人生感到都很满足,都觉得自己很幸福。
其实一个人若能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里,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佼佼者,就像当年的瓜地,即使于其中为一滴露一缕风,一抔土或一棵草那也是自豪的,因为那是一滴香露,一缕香风,一抔香土和一棵香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