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蒋子若 湖北武穴报道

“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和田间地头上,是我们这支实践团队的追求和践行内涵,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田园生活,让我们受益不浅。”。6月25日至29日,在武穴市余川采摘园实习的蒋子若和她带队的院级团队如是说。
据了解,为期五天的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队长蒋子若的带领下深入武穴市乡村如火如荼的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活动中,该实践团积极弘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始终秉记安徽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追求卓越,永不言败、健康向上、奋力拼搏、在美丽武穴绽放青春光彩。

据有关报道,今年暑期,全国约有45万余名在校大学生将走进机关、学校、企业和乡镇街村进行实践体验并大显身手,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验。在乡村田间地头,她俩对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感受学习专业素养。活动期间,蒋子若团队很荣幸地邀请了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在武面对面交流,通过交流,实践团队还深入了解到该市农作物的主要品类及其病虫草害防治有关知识。

农作物病虫草害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灾害之一,具有种类多、影响大、频率高、涉及面广等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病虫害致粮食损失高达1 400万吨左右,大约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对此,她们从实习中加強磨炼,人生路上释放青春光彩意味深长。

“这个暑期,能够在乡村实习锻炼,对我们团队而言非常难得。” 农业局领导郑局长建议我们团队,下基层要认真向农民伯伯,种田能手学习,从目前耕作方式的改变,导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相互侵袭增大,未来的植保工作特别要引起关注的是田间杂草违害,同时要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注重植保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尽早提升现代植保工作的科技创新实践操作水平。

从学堂走向社会,让我们与广阔农村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与此同时,该实习团队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的专业知识,回到单位进行整理、归档,从而分享实习劳作之收获。

本次活动出发前,团队长蒋子若对我约法三章。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穴市植保工作荣获多个荣誉称号,如:全国统防统治百强县、农业科技先进县(市)、全国重点农业病虫害监测点等等。此外,武穴市还被誉为粮食生产大县,油料作物种植大县等。

同时,自从6月25日安徽农大蒋子若暑假实习团队全员平安到达武穴后,经过一番休整,该团队迅速前往武穴市地标优品馆考察学习,经过地标优品馆内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全面了解了当地主要特色产品及其地标产品的销售情况。

搭建大学生实习平台,实习服务更加精准便利。6月26日,应湖北省武穴市疫情防控要求,大学生实践团队队长蒋子若独自前往大蒋村进行调查走访,其余队员在线上查找资料,以协助队长完成访谈及后续的整理归纳工作。
据蒋子若介绍,近年来,四望镇大蒋村在招商引资,人才强村和乡土能人回村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该村在党支部书记蒋建学的带领下,通过村民的共同努力,大蒋村从全市重点贫困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在村民群众服务中心,蒋建学详细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村里今后的发展前景。

根据学院安排,蒋子若和她的团队来到饶垴村拜访个体种植户,了解当前季节该户蔬菜品种鉴别方法及蔬菜病虫害问题。据悉,当地农民伯伯的预防意识较强,提前预防病虫害效果良好,病虫危害程度较轻。

把乡村振兴与地标优品馆进行全面对接,该实践团队以实事求是原则分析现状,因地制宜策划和科学规划。同时,他们通过市场了解,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市场,了解民生需求,才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实习期间,蒋子若团队分别走进武穴市博物馆,崔家山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烈,在队长蒋子若的带领下,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鲜花。大家纷纷表示,继承先烈遗志丰碑,发扬革命传统,牢记人民嘱托,立志报效祖国。

小编结语:短短五天,三下乡成员将所学融于实践,并在积极思考了植保人的当下与未来后,重新调整了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蒋子若实践团队一致表示,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只有努力提升学术研究和社会认知水平,才能为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未来路上不会停下植保科研的脚步,在学习中将牢记青年初心,勇担青年使命,发挥青年力量,挥洒青年汗水,撸起袖子加油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