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小说连播
《狼 烟》第八章
演播/京郊醉翁
齐柏年送客回来,老女僕常妈已经在西厢房南间摆好饭菜;菖蒲的母亲梅姑奶奶在后院用饭。齐柏年的老妻,也是贫寒人家出身。当年,齐柏年的老母亲为了家裡多一把手,在他十三岁的时候,给他娶了个大六岁的妻子。进门之后,齐夫人跟婆母种园,还要纺纱织布,供给丈夫上学,十分勤劳贤慧。齐夫人不能生育,齐柏年考取了功名,她多次劝丈夫纳妾,齐柏年金石品性,不肯依从。膝下无儿,冷清寂寞,所以菖蒲母子前来投奔,老两口就把全部慈爱,倾注在菖蒲身上。
平日,他们的生活十分俭朴,齐柏年很喜欢吃粗粮青菜。老两口对面而坐,炕桌上一荤一素。已经是风烛残年的齐老夫人,显得比齐柏年衰老得多。他们吃饭时,不用女僕服侍,齐夫人行动不便,盛汤端饭,都由齐柏年亲自服侍。齐柏年给老妻盛了一碗绿豆稀饭,齐夫人吃了两口,便吃不下去了,手举著筷子发呆。“你是挂念菖蒲吧?”齐柏年低声问道。齐夫人点点头,心事重重地说:“孩子要是困在北平,打起仗来槍子儿满天飞,怎麽能叫人放心?”“你过虑了。”齐柏年安慰老妻说,“我看菖蒲在京城这几年,很长才干,我们可以放心了。”齐夫人咬了一口小米面发糕,又说:“再过几天,就要办喜事,是大办还是小办呢?”“且看梅姑奶奶的意思吧!”“梅姑奶奶听儿媳的。”
齐夫人发愁地说,“我看殷家的小姐,不是个过日子女孩儿,当初还不如找个寒门小户的姑娘。”“要信得过菖蒲。”齐柏年又安慰老妻,“我想菖蒲自有主张,凤钗姑娘会听他的话。”
吃过饭,齐柏年回他的卧房午睡。但是,国事令人烦恼,家事也颇乱心,身下的凉席竟像火烤一样,难以入睡;而院外树上的鸣蝉,更吵得他不能成眠。下午,他不得不闭门谢客。晚上,齐柏年正跟夫人坐在院中乘凉,忽听院外阵阵马嘶,跟著便响起一阵敲门声。他一边喊:“门吉,出去看看!”一边也跟在后面走出来。街门大开,菖蒲带领一支人马鱼贯而入,叫了声:“舅舅!”跑上来行礼。“几点的火车,怎这麽晚才到家?”齐柏年问道。
菖蒲笑道:“我一路上幸会几位相识,所以回家晚了。”熊大力、柳摇金、柳黄鹂儿、柳长春、四匹马和文武场的那几位,远远站在菜园篱牆那裡,不敢上前。齐柏年问菖蒲道:“他们都是些什麽人?”“大力,过来!”菖蒲喊道。“他在关外砍死日本警官,逃进关来,赶脚为生。”熊大力跨前一步,扑身拜倒,说:“小的熊大力,给恩人老举人叩头!”“菖蒲快把他搀起来!”齐柏年急忙说,“我不是官儿,你不要跪拜;就是见到做官儿的,也不要低三下四。”“柳师傅!”菖薄又叫柳摇金,“他是柳家马戏班的班主。”菖蒲刚把熊大力扯起来,柳摇金又要跪下,他忙又伸出胳臂把柳摇金拦住。怕见生人而又女孩子气的柳长春,躲藏在姐姐身后,柳黄鹂儿还没有换下男人的衣裳,也怯生生地不敢抬头。
齐柏年喜爱年轻人,他走近两步,抬起柳黄鹂儿的下巴额儿,问道:“你叫什麽名字呀?”“柳……柳黄鹂儿。”“原来你是女孩子!”齐柏年抽回了手,怔住了。“他们爷儿仨都有一身好武艺。”菖蒲又从柳黄鹂儿身后扯出柳长春。“我带他们到县城来,想请他们在日知小学操场表演马戏,不收地皮钱。”齐柏年答应道:“小学后天放假,就可以在操场表演他们的绝技。”菖蒲又说:“我还想把大力留在身边,将来有所倚重。”“很好,很好。”齐柏年吩咐老僕人门吉,“你给众位客人安排食宿,不可怠慢。”菖蒲搀舅舅回院裡去,齐夫人已经在正院月亮门口,拄杖等候多时了。
“舅妈,您又为我提心吊胆了吧?”菖蒲嬉笑著问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呀!”齐夫人一块石头落了地,深深歎了口气,“还不快到后院看你娘去。”菖蒲将舅父和舅母送到乘凉的假山石下,才到母亲居住的后院去。
后院,五间大房,两间小屋,院裡有一棵怪松,几株老梅,数竿翠竹,两畦杜鹃花,还有一对古色古香的彩釉鱼缸,养几尾鱼和几蓬莲,满院流荡著一股淡淡清香。菖蒲的母亲并不是齐柏年的胞妹。齐柏年二十二岁考中举人,随母亲到城郊去祭祖,路遇从外地逃荒的一家三口。归途,那一对走投无路的夫妻已经双双吊死在路旁的歪脖树上,五岁的小女孩跪在父母的尸身下哀戚啼哭。齐老太太心如刀割,把小女孩搂在怀裡,打发齐柏年买来两口棺材,请来地保,装殓掩埋了小女孩的父母,把小女孩带回家去。齐老太太年轻守寡,只有一个儿子,于是就把这个孤女收为女儿,十分疼爱,取名齐梅,全家上下都叫她梅姑娘。梅姑娘聪慧超人,齐老太太让齐柏年教她读书;十八岁时,不但读完四书五经,而且通晓诗词歌赋。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张明(京郊醉翁)1947年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入伍成为戈壁大漠上早期执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的普通战士。现为航天老兵组成的胡杨魂艺术团团长。数十年来,曾先后从事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并出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专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主办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报刊,多次参加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研发的鉴定工作。数十年来,作为散文诗歌写作编辑等文字工作和诵读的爱好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以及朗诵艺术培训工作。诵读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以及当代刘绍棠、老舍、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著名作家诗文以及自撰诗文作品【老枣树】【通惠河情缘】【天边那片胡杨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