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自我殖民化的表现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将我们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向美国看齐,看你学术成果好坏高低,以在美国西方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标准。这是什么GP标准啊。这种妄自菲薄几乎历史罕见。于是,我们很多大学唯洋是举,一些专家学者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在海外刊物发表论文上,而不是讲究扎扎实实为国家教学科研做贡献上。
由此带来的问题时多了去了,你看现在,家长们因此把自己的全部希望用积蓄一辈子的资产,送孩子到海外去读书上,还引以为光荣,其实根本啥也不是。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群,一市一省一个国家,形成巨大的社会倾向,这能不对国家构成巨大威胁?据说,在美国的硅谷,清华、北大的学子们都已经可以开班会了。据说,美国卡我们脖子的芯片技术大量都是我们自己送去的孩子研究出来的。还据说,美国那些向全世界挥舞的高精尖武器,来对付我们的核武器,很多都是出自中国留学生之手。仔细一想,这不是非常可怕的现实吗?
当然,这种自我殖民化倾向,其影响可不是仅仅在大学校园了。它影响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都是洋人的好,就是最为鲜明的例证。不说别的,就说美国的白宫建筑吧,那是美国文化,代表的是美国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对中国人来说,既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也不符合我们价值观,但是就这么个东西,现在有人走遍全国26个省、146个县市区,发现已经有了200座跟美国白宫一样或相似的办公大楼,有的甚至盖的比美国还大还阔。连一个大城市的区人民法院这样地处显赫位置的执法机关,也盖的跟美国白宫几乎一模一样了。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价值追求和文化导向呢?还用去过多解释吗?还有如今走遍全国,那些城市小区的名字,都古怪的很哩。已经相当一个时期了,人民群众对各种关于建筑物、地名命名的不满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不满,那些用欧洲、美洲、日本等等西方国家地名命名的小区名字,诸如什么马德里、海德堡、维多利亚、曼哈顿、水晶卡巴拉,什么维也纳、檀香山、威尼斯等等,遍布我大中国,什么帝豪、帝皇、皇家、贵族等等更是屡见不鲜,那些被我们党带领我们人民推翻的三座大山的象征地名,一个个都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还有什么第四大街、四马路、红磨坊、“红灯部落”等等,那些带有旧社会妓院意味的灯红酒绿的名字,带有堕落和享受的资本家阔佬们的来往之地,已经多个城市时时闪现。置身在这里,你已经感觉不到一个新中国公民的自豪,却感到了一种殖民文化压抑下的屈辱。
比如,我国中部一个毛主席视察过的村庄,成为开发区的中心以后,不知哪个跪舔美国的奴才,一高兴干脆就叫它是“曼哈顿”。所以很多中国老百姓说,光听这些地名,不知自己真是已经到了外国,还是在中国。
至于那些新式建筑,这些稀奇古怪的新模样,简直一点都不敢恭维,比如,南方江边一座大楼,居然用一枚铜钱做设计,唯恐人家不知道这地方的人已经转进钱眼了。一个大大的钱眼儿,耸立在人民面前,还怎么在这样的钱眼大楼里大楼里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还有那些什么大裤衩一类的古怪的被称为垃圾设计的建筑,几乎遍及中国许多大都市。世界评价,中国就是当今世界各类末流建筑师的试验场。
这些设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努力去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努力向西方向美国靠拢,努力彰显自己殖民文化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