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爱
我有一个恋爱
作者:徐志摩 - 浙江海宁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呤:—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存在或是消泯:—
太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写于1925年8月之前,1925年8月中华书局《志摩的诗》。

参加沈志荣先生作品《活态非遗:杭州启示录》分享会的全体人员合影。
杭州举行沈志荣先生作品《活态非遗:杭州启示录》分享会
沈志荣先生作品《活态非遗:杭州启示录》分享会于2022年7月2日下午2时在杭州徐志摩纪念馆举行。
参加分享会的有非遗业内专家、学者、新月读书会的读者20余人。
杭州徐志摩纪念馆罗烈洪馆长主持了分享会。
沈志荣先生在会上作了有关此书的讲演。他详细介绍了活态非遗保护的意义,此书写作的心理过程,以及资料收集、整理并陆续发表系列文章后,对于杭州非遗保护所产生的意义、作用。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新月读书会的朋友们,对于沈志荣先生的著作和沈志荣先生的讲演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沈志荣先生的这部著作,描述完整、翔实,内容丰富;沈志荣先生非遗保护的思想、方法,对于杭州市今后非遗的保护与挖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启示了未来可行的前行之路。
会议发言、讨论结束后,罗烈洪馆长作了总结发言,高度的评价了此次分享会。
下午4时30分,沈志荣先生作品《活态非遗:杭州启示录》分享会,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沈志荣先生在发言中。

罗烈洪馆长作总结发言。
作者简介
沈志荣,男,祖籍浙江绍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戏剧家协会会员,杭州越剧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1971年发表处女作:诗歌《烧窑工》、《红梅赞》,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1000余篇作品,计300余万字。
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蜜蜂之歌》、《生命匆匆》、《郑九万的中国梦》。
散文:《酒瓶签中有天地》、《如梦似幻灵山洞》、《难忘那双清眸子》。
新故事:《张燕君“驯牛”》、《血案是怎样发生的》、《病来如山倒》。
此外长期从事文史研究,专注“非遗”、戏曲及民俗学、地方志课题。
(2022年7月3日)

雨巷文学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2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