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时代的使者
——由吴印咸想到当代罗红
王业松








近日收看央视的《国家记忆》栏目,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摄影艺术家的作为记录时代的使者的功勋和各自风采,进一步了解了吴印咸辉煌人生。
吴印咸(1900-1994),江苏沭阳人,中国摄影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记录者。主要摄影作品有《艰苦创业》、《周恩来》、《白求恩大夫》、《登机告别》、《马路天使》和《红旗渠》等。他拍摄的纪录片有《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和《白求恩大夫》等。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全过程照片,成为党代表大会的第一部完整的文献资料。他拍摄了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毅、贺龙、彭德怀和邓小平等数十名我军将领的英姿,尤其是把毛主席的气魄、情趣活脱地表现出来。
1946年10月,我党创办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建立,吴印咸任副厂长兼技术部长。在此期间,吴印咸组织领导拍摄了《桥》、《中华儿女》、《赵一曼》、《白毛女》和《钢铁战士》等新中国第一批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故事片。
新中国成立后,吴印咸把镜头对准了社会主义建设,拍摄了《麦浪泛舟》、《钢花飞溅》和《草原牧场》等作品。同时,还拍摄了《铁人王进喜》、《老英雄孟泰》、《作家巴金》等作品。
吴印咸的一生,是以摄影为武器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一生。
我们应当向经典致敬,更应当向创造经典者致敬。我与吴老的家乡沭阳是邻县。我是1934年生人,吴老比我年长34岁。但是,隔县不隔音,隔代不隔情。吴老虽已去世,但他用镜头留下的文化遗产永存。他为一代一代摄影艺术家树立了榜样。出于对新中国老一辈摄影艺术家的尊敬,我想在今年疫情稳定后去沭阳瞻仰吴印咸故居。
由吴印咸想到了当代的一些摄影艺术家们。毛主席在延安时期把毛泽民(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遗物照相机托付给程默保管使用。1946年,程默在延安枣园窑洞前为毛主席拍了照片。程默在8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拍摄了鲁迅先生葬礼和追悼仪式。在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规模轰炸期间,他用摄影机记录了日寇的野蛮罪行。在撤离延安的重大战略转移中,程默是唯一记录下这段历史的摄影师。解放战争期间,程默以相机为武器,冒着枪林弹雨,坚持在战争前沿阵地拍摄战火纷飞中的战斗场面和战斗英雄人物。
1946年,《毛主席在枣园窑洞内写作》;1947年,《毛主席在转战陕北的行军途中》和《开国大典》等相片,成了“一部没有文字却胜似文字的中国革命史的写照”。开国大典的纪录片也是由程默参与摄制的。2006年12月,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程默被表彰为“突出贡献摄影家”。
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时,媒体发表了一些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摄影艺术家们用镜头写下的一幅幅记录时代的精彩力作。排在第一的是吴印咸的《白求恩大夫》,其次有沙飞的《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郑景康的《兄妹开荒》、侯波的《开国大典》、吕厚民的《欢送志愿军回国》、周军的《雷锋握枪照》、袁毅平的《东方红》、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大眼睛的姑娘》、于文国的《脊梁》、张桐胜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等。这些摄影作品记录了时代,记录了国家走过的脚步,记录了中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
由吴印咸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涌现出的这些摄影艺术家,从而想到当代摄影艺术家罗红。

罗红1967年生于四川,他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摄影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把大自然最美瞬间变成了永恒,把这些永恒赠送给无法到达景物现场的广大读者,他用镜头向广大读者讲述野生动物的故事,讲述壮丽大地的奇观,讲述大地之美,大国之美。他把自己心中的大爱大美大善与摄影作品相融互动。他拍摄的《祖国大美·新疆》把读者带到了身所不至的地方,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每幅作品,作者都用心用情地进入景物中。罗红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到了有时不顾自己安危的地步,曾因进入险境而受伤。
罗红的作品引起广大读者的赞颂。有的读者在看到了罗红的新疆大美作品后,表示已经计划好了,“退休以后去新疆租一年的房子,然后再慢慢欣赏新疆的美景”。有的读者赞誉说:“我一直坚信,只有心里有大爱的人才能看到世间纯净无瑕,只有真正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大美作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罗红继承了前辈的摄影艺术大家的艺术宝库,在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他除了胸怀家国,胸怀大爱,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外,他还比以前的摄影家多了一份有利条件,即他是好利来公司总裁,他拥有全国千家的好利来蛋糕店,拥有十几个亿的固定资产。他可以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支撑摄影事业,他可以用自家的直升飞机到达人迹罕至的地方拍摄大自然中的奇观异景。他在北京拥有占地180亩“罗红摄影艺术馆”。因此,罗红的摄影艺术后劲充足,前途无量。他不但做到了德艺双馨,而且做到了艺术与经济双旺。
记录时代的使者,没有辜负时代,时代也没有忘记他们。今天的记录时代的使者,在接着为他们的影里集增添新的内容。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相册一直在注入新时代新内容。
2022年7月2日









作者简介:王业松,1934年出生于江苏泗阳,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公安部外事局、教育局任处、局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长,出版王业松文集六卷,百度收藏。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作品三千多篇,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散文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