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叶飘《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四十章 《暖心报》暖人心
《暖心报》在爷爷奶奶和李恺与杨勇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筹备到位。办刊手续获批,版面稿件集齐。
创刊号头版刊发的是公司证照和章程,第二版是公司荣誉照片,第三版是徐梦和杨勇的照片及各种荣誉证书照片。第四版做成了"文苑"版,各类文学作品、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等样样不缺,都是客户和员工提供的。
通过办报,徐梦发现爷爷的诗、词、歌、赋算一绝,文体规范又有深意。奶奶对报纸的划版很精通,她设计的版面美观清新。奶奶还会剪纸,剪纸作品不是单一的图案,而是有各种故事。李恺的摄影也非同凡响,作品里有意境有韵味。杨勇会篆刻,篆刻作品的字苍劲古朴。员工和顾客的作品也各有所长,才华横溢。
还真是不错!徐梦看到报纸样版后,觉得是真好!身边的人个个身怀绝技,真是藏龙卧虎!《暖心报》这个平台搭起来后,会拉近公司和员工与顾客的距离,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在与印刷厂对接时,徐梦看了印刷厂提供的各种样报,最后决定用铜版纸彩印,每期印刷一万份。虽然印刷成本不低,但徐梦觉得值。
《暖心报》出版三、五期后,还真跟员工和顾客搭成了良好的关系。大家都把《暖心报》当成了自己的报纸,报上的新闻报道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文苑版展示了大家的才华。特别是彩色印刷,看起来醒目,铜版纸很上档次。大家看后都舍不得丢弃,一张张收藏。
却是把爷爷跟奶奶给累坏了!李恺把业余时间也扑在了办报上,协助爷爷奶奶收集稿件、采访新闻,写各种消息,处理来信来访,忙得昏天黑地。
徐梦和杨勇继续专职开拓小区。有了《暖心报》,随手散发到新开拓的各个小区,开拓工作十分的顺利,进展神速。不到两个月,顾客激增到了一万人,员工上了二千六百人,做到了大公司的规模。
徐梦和杨勇正式租了写字楼,聘请了管理团队,为公司挂了牌。不再是家庭作坊式的经营了,而是规模化开展业务,下面分成了十家分公司,按区域分块管理。
《暖心报》除了爷爷奶奶担任正副主编,也聘请了兼职记者、采编和校对、投递,每期印刷量增到了两万份。应客户要求,又增加了"交友"栏目,老年人找伴,年轻人交友,都上了《暖心报》的平台。
《暖心报》做起了兼职红娘,而且效果还很好,这份报纸送到了公司业务伸展到的所有小区,进家入户,为孤寡老人、大龄未婚青年切实地牵了线搭了桥。
特别是城市青年,对恋爱结婚变得越来越不在乎,除了上班,宅在家里的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化时代,吃、穿、用基本在家里一键搞定,网购和外卖成了年轻人的必需品,都不必去实体店消费了。
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相信爱情。阅读的也是网络小说,古代的女青年总与各路王爷纠缠不休,相爱相杀,虐恋情深。小姐丫头成千上万,哪有那么多王爷来配对?现代女青年却与霸道总裁脱不了关系,死了都要爱,不爱到生离死别不痛快!现代总裁虽然不是七老八十,也都有崽抱孙了。像徐梦和杨勇这么年轻就站上人生高峰的微乎其微。明明知道网络里都是虚拟,但大部分年轻人沉醉其中。正因为现实残酷,不如读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聊以自慰。
可把家长们急坏了!儿子女儿都二十大几三十岁了,对婚姻大事却是无动于衷。七大姑八大姨也参与了逼婚事宜,赶着家里的圣男圣女、圣斗士、齐天大圣去相亲,不去的用刀枪也逼不去,去了的还玩各种脱身的把戏。让亲生父母愁白了头急痛了心。
现在好了,《暖心报》真暖心!报上刊登的征友资料都是附近的人,了解也容易,见面也快。圣男圣女圣斗士,还有齐天大圣们,天天在家被父母叨叨叨,都快抑郁了。反正也离得近,见见就见见,聊聊就聊聊,对方总是男是男,女是女,总比耳边天天嗡嗡嗡强!
见来见去,聊来聊去,也有一见钟情的,也有聊了还想再聊的。没有王爷,没有霸道总裁,饮食男女,总有吃货能吃到一起,喜欢打游戏的玩王者荣耀、英雄联盟、九天元尊、染指乾坤、雄图霸业、我主王权,激战到一起,再不济两个人聊天比一个人独宅还是有趣多了!
就有不少的大龄未婚男女还真就走到了一起,结成了秦晋之好。父母们感谢《暖心报》的牵线搭桥,把结婚喜帖也登上了《暖心报》,就图彩印那份大红的喜气。
老年人找伴更简单,坐到一起有话可说,性格合得来,年龄也相当,儿女不反对,有一对成一对。
《暖心报》上的喜讯越来越多,后来父母大寿、新生儿出生,过年过节也在《暖心报》上刊登庆贺和慰问专讯,都按物价局的规定交费。奶奶当过领导干部,专门对照政策办事,也专门把控报纸的政策性、原则性,不违反规章制度,该审批的打报告审批,该补办手续的补齐手续。
后来有许多在各小区电梯间、出门栏杆、显示屏上做广告的商家及超市、店铺优惠打折时也联系了《暖心报》,投放广告。虽然《暖心报》没有征订发行,已开始能够以报养报,并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印刷数量越来越多。徐梦把报纸管理这一块完全交给爷爷奶奶,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发挥余热。
李恺已回到公司管理这边,帮徐梦做开拓工作,还是不肯要工资,一心跟着徐梦只混一碗饭吃。
杨勇觉得李恺是一个狠人,他现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对徐梦放长线钓大鱼!能做到李恺这样的追求者可谓凤毛麟角,哪有人不图利的?只管全程贡献!至少自己就没做到!与徐梦共同拥有了诺大的公司,一切都是徐梦的点子,她还亲力亲为实施执行。

李恺是个狠人!他现在只管耕耘…
徐梦不想亏待李恺,追求归追求,她不想一味地剥削李恺努力付出的一切。她把新开拓的一家分公司两千客户挂在了李恺的名下。
杨勇觉得这样也好,免得自己老是惦记亏欠了李恺,都不敢幻想徐梦重回自己的身边。
这下好了!自己是大公司老板,李恺是小公司法人。自己跟徐梦并肩而战,李恺要单打独拼了!
徐梦拨了一家分公司送给李恺,李恺在内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徐梦这个重财的人心里却是不贪,也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李恺真不缺钱,家里所有的财产将来都是他的。
徐梦创业不容易,是白手起家的。李恺亲眼看到她是如何从他一个顾客开始,把公司做大的。她的所有努力和付出他都知道,还真没想到徐梦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仅凭自己的双手弱肩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在人生地不熟的海城,拼下了自己事业的一片江山!还送了一块给他。
不过李恺不想将公司照单全收,他在注册时注明了徐梦是合伙人,他打算只是替徐梦代管。那个负责工商登记的负责人还在原岗位,笑着说:"那这是一家徐梦的连锁公司了,这个大学生还真不简单,一年多过去,居然开了连锁机构。"
李恺笑得满面春风,骄傲地回应:"这个徐梦,不止有梦想,还是个创造奇迹的人!是个了不起的大学生!"
这样的女孩,竟然不远几千里,来到了自己的身边,刚刚起步时还被自己第一个碰到,他李恺的运气是不是很好?
还好没有擦肩而过,没有阴差阳错!还好在最关键的时刻自己返身一把紧紧抓住,从此不再放手。要不,这么优秀的女孩,也许就真的会便宜了杨勇那个小屁孩!
杨勇那小子年龄小是小,却也是个有能力的人,还不怕吃苦。在徐梦面前,任劳任怨,能上能下,还真的是个好丈夫人选呢!
如果杨勇跟徐梦走到一起,还真的不会让徐梦受委屈,杨勇会把徐梦当女神朝拜。可是,这么好的梦儿,自己志在必得,怎么可能让给杨勇!
他李恺在徐梦身边潜伏,无怨无悔地当徐梦的跟班,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将她娶回家去,做榕城李府的少主之一!他家大片的实业舞台任徐梦的才华挥洒!
徐梦才十九岁,还在读大学二年级,把事业做到了这一步,确实是创造了奇迹!徐梦的公司已经成了海城新东方烹饪学校最大的合作单位。
现在公司召开一次员工大会,都必须租大会堂,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安置这么多员工。
徐梦已经在找相关领导和部门,要求批块大点的地皮,建设自己的公司了。(2020.10.22)
第四十一章 筑建公司基地
当徐梦告诉爷爷奶奶和李恺、杨勇,她现在正计划办理筑建公司基地的审批手续时,四个人几乎都被惊呆了!
徐梦真是雄心不止,壮志凌云!十九岁开了这么大的公司就很了不起了!还要筑建公司基地,这得有多大的气魄和勇气!筑建一个公司基地,可不是三砖两瓦就能搭起来的!
公司挂牌成立后,一切按公司管理运作。不像之前公司利润只由徐梦和杨勇分成,现在徐梦和杨勇是按年薪制领工资。但公司正式管理运作只有一年时间,虽然自有资金越来越多,但对于筑建一家公司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海城的房地产业已开始起步,房价、地价几乎日新月异。徐梦和杨勇公司的那点钱,可能买块大点的地皮都不够。建公司,拿什么来建?
也有许多白手起家的传奇。虽然徐梦也够传奇的,但徐梦只是一个被弃的女孩,没有任何来自家庭、家族的援助,有的只是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柔弱的肩膀。这些真的够吗?
爷爷奶奶虽然在海城已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与房地产从没有搭过界,房子是怎么砌成的都不是很清楚,更遑论建一家公司。批一块地皮要从哪里着手都搞不清方向。
杨勇在这一块更是一锅浆糊两眼漆黑,别说批地皮建公司了。就算在海城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都还没开始想。自己以后会去哪里?或者要干什么?他也没有自己的计划。唯一的想法就是与徐梦不分离,徐梦在哪他跟到哪。
李恺倒是知道做房地产的一些流程,但徐梦不是做房地产,她是建公司基地。
李恺还是站在徐梦所开公司的制高点,给了徐梦一些提示:"审批地皮当然是向政府打报告,首先你要选定一个地段便于开展工作,第二你要有足够的资金买地建房作为公司建筑设施,第三要确定建多大的面积,怎么设计?通过审批拿下地皮后,再打报告申请完善筑建公司设施的手续。"
"你做的行业商业化程度不是特别高,可以不选择城市中心地段,这样可以节省大笔购买地皮的成本。稍偏也没有其他地标建筑的地段,地皮容易批下来。所以,我们先选好地,再进行其他,一步一步来。"李恺又补充了如何选址。
徐梦还真不知晓这些具体细节及如何操作,以为打个报告,政府审批后,划拨一块地,交了钱,地就是公司的了。后续筑建公司再做打算。
现在李恺一提,为自己指明了方向,当然是要首先选址了。
周末,徐梦约上李恺和杨勇随李恺的车把海城走遍。徐梦才知道海城到底有多大?这个城市纵横几十里,建设得非常美观,半城绿树半城花,木本的树草本的花,把海城装饰得花团锦簇,四季如春。她和杨勇还是第一次看到海城的全貌和真容!
徐梦他们足足跑了两天,几乎走遍了海城的四面八方,看到的都是处处繁华,很少有空坪隙地。即使有,也是城中公园,根本是进驻不了的!
也许城市的纵深处有些旧房片区可以改建,但这些都不是徐梦和杨勇公司的经济实力可以承担的范畴。
徐梦只能转选市郊。城市的郊区现在是偏了些,但城市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说不定哪天城市就包围了郊区。
徐梦喜欢海,她想往海滨选地。
再一次周末,徐梦和李恺与杨勇直奔海滨。在离城五公里的海滨,靠公路旁有一块巨大的滩涂地,长满了芦苇,甚至也没有村庄,无比的空旷,却听得到海浪拍岸的回声。
徐梦看到这块地,便移不开脚步了,脑海里不断速补建设的蓝图,前沿高大的办公楼,后庭树树繁花、紫薇做各种造型,小桥流水,园林式休闲场地,海景房住宿区,老年公寓。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不断鲜活!
徐梦忍不住兴奋地大喊:"李恺、杨勇!我要这里!这块地我喜欢!够大!够用!我要在这里建一幢暖心办公大楼!我要建园林式休闲区!我要建海景老年公寓!"徐梦说得气吞山河,好像她是个亿万富翁似的。
李恺也看上了这里。这里是块空地,不需拆迁,不需补偿,只要政府批准,目前最大的投入是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平地基,通电通水通车。车是通的,公路就在旁边,这可省了修路的经费。
目测这块地大概上百亩,现在这地获批的可能性很大。徐梦的公司做的是养老,民政部门对这一块有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公司还牵涉到扶贫,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一块,优惠政策更多。
李恺拿出准备好的帆布卷尺,喊了杨勇去做测量。一阵忙乎,终于丈量出了结果,这块滩涂地共有一百一十二亩,真够大的!
李恺也很激动,对徐梦说:"梦儿,你就是个野心家,不如就把这块地全部批下来,以后再做些跟养老相关的产业,场地都够用!"
徐梦笑得一脸的灿烂,说:"知我者,李恺也!我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不甘于命运,不安于现状。你把我看得太透了!这可怎么是好?"
李恺走到徐梦的身边,一手揽着她的腰,紧靠自己:"你呀!当然以后只能嫁我为妻了!我们并肩可是强强联手!只要你需要!榕城李氏企业就是你的后盾!"李恺说得真诚,徐梦听得感动。
杨勇站在一旁,急得直想哭。自己的思路跟不上徐梦,自己的实力比不上李恺。自己曾是徐梦身边最近的人,现在活生生地被李恺挤在一旁成了最大最亮的电灯泡!
这可怎么办?这个李恺,怎么就不生个什么病,死一边去!
徐梦现在还离不开他李恺了!公司越开越大,想法越来越多。多少人为买一套房子安居,绞尽脑汁想尽办法都不能如愿。
徐梦现在想要在海城买下上百亩地!这还是那个从苗乡小镇走出来的徐梦吗?还是那个靠打工挣学费的女孩吗?还是那个不满二十岁的大学生吗?
杨勇都快认不清徐梦了!跟着徐梦,杨勇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地飞跃和升腾。但徐梦的步子迈得太快也太大步,自己不仅觉得脚力不够,脑子也越来越不好使了。
却听到徐梦跟李恺说:"李恺,谢谢你的大力支持和关照!但公司是我与杨勇合作的。我希望以公司的自身实力来发展壮大公司,只要能拿下地皮,我就把地皮抵押给银行,争取贷到建设资金。一步一步地走着,让我试试看吧!"
多好的徐梦!多好的姐!多好的老大!时刻不忘初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心里都有他杨勇!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李恺出现该多好!他杨勇愿意用一辈子守护徐梦!做她死心塌地的跟班!徐梦说什么都是圣旨,做什么都是头等大事!他愿意为徐梦奉献终身!
既生勇,何生恺?一山不容二虎!老天爷为什么不长眼啊?
现在李恺时时刻刻在徐梦身边占据C位,把他杨勇挤得靠边站。是不是可以把李恺狠揍一顿,打得他六亲不认?
可是,徐梦会怎么看?会不会与他杨勇一刀两断,永不再往来?
这个李恺,说不得,打不得,还赶不走。在他杨勇面前也越来越放肆了,不仅拉徐梦的手手,还揽她的肩,现在还揽上腰了!
没见他杨勇两眼冒火了吗?一条条火龙烧过去,李恺还是无动于衷,那爪子都不撒开!
地看好了,徐梦心花怒放。她根本没注意杨勇又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只管兴高采烈地拉着李恺回家,想着怎么打报告才能顺利地批下地皮。
杨勇只得悻悻地跟上去,随他们一起回家,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心里却憋屈得不行。
徐梦回家后,把用手机拍下的滩涂地远近景照片给爷爷奶奶看了,还把自己对那块地建设的设想跟二老讲了,爷爷奶奶也觉得非常好。当听说那块地有一百一十二亩时,两位老人口里嗞嗞地冒出凉气,这么大的地徐梦怎么拿得下?
是不是异想天开?
徐梦也没管爷爷奶奶怎么看怎么想,她一心想着撞大运。
徐梦与李恺认真商量,仔细分析,觉得这个报告应该写份综合报告,打给政府、政协、民政局、扶贫办、国土局和规划局。从养老和扶贫两方面入手,然后再申请那块偏远的闲置滩涂空地,为了更好地做好养老和扶贫工作,将不断把暖心扶贫家政服务公司做大做强,为加快加大发展养老扶贫产业,所以请求将那块地完整批下。
徐梦的报告还真的获得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政策正在向扶贫和养老倾斜。徐梦赶上了好时机。政协甚至向政府部门建言,把滩涂地无偿划拨给暖心公司。
最后通过层层协商,政府给出了一亩地两万元的特惠价,徐梦如愿地拿下了整块地皮。
当徐梦拿到了滩涂地土地所有权证时,她哭得完全变成了泪人。她徐梦,一个弃儿,不止有了亲人爷爷奶奶,还有了家,有了公司,有了员工,现在还拥有了一块上百亩的地。她再也不是无家可归的人了!她有了拼搏扎根的基地了!
徐梦没有马上动工建设,因为公司买地后没有余钱了。她想稳打稳扎地走向成功,不想负债累累还资金断流,她还需要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
不过,建筑图纸已经在设计了,徐梦希望公司的建筑与众不同,既雄伟大气又暖意满满。"暖心"这两个字是一定要突显在办公楼上的。(2020.10.31)
第四十二章 做亲子鉴定
徐梦为了给公司选址,跟着李恺绕着海城转了一圈,才发现海城城市之大,超乎自己的想象。
徐梦来到海城读大学都快两年了。谁能想到她连海城有多大都不清楚?
徐梦也觉得自己活得太呆板了。除了读书,几乎把一颗心全部扑在公司的发展上。一年四季在自己眼里都没有了变化,每天都差不多,每天都是努力奋斗的一天。
如果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徐梦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心和眼界。曾经自己的心机灵、坚韧,不认命,现在却变成了万丈雄心,只想一路向前冲。以前自己的眼界是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的眼界却是想要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心大了,眼界宽了,人也越来越勇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想会遇到多少困难,要跨越多少鸿沟,要忍受多少挫折,只管一路向前。
拼到现在,公司越来越大,贫困学子员工越来越多,帮助的老人群体也越来越庞大,徐梦还是不满足,还想要做得更大。
自从徐梦把一百多亩滩涂地真正审批下来,办好了手续,拿到土地所有权证后,奶奶一半是莫大的惊喜一半是深沉的叹息。
整个海城唐门,全部加起来恐怕占地都不及五十亩。徐梦一个外来妹,是唐门流落在外的子孙,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的打拼,就拼到了家大业大,横扫整个唐门。还荣誉加身,连全国的三八红旗手也当上了!
堂堂海城唐门,虽然古代是官宦之家,现代是书香门第。但纳不进这么一个优秀的后代,真正是唐门的一大损失!
奶奶一直坚持想要让徐梦认祖归宗,人也是有根的,有自己的祖宗,有自己的亲人。过去失散了,彼此都找不到,已是莫大的遗憾!现在风云际会,走近了,居住在同一个城市,还依然彼此相逢不相识,就太没道理了!
奶奶把徐梦的照片、考入海城财经大学的学生证,当上人大代表的代表证、开了公司的营业执照、买了土地的土地所有权证、还有她自己和公司获得各种荣誉的证书和锦旗及奖屏、奖杯,全都一一拍照发给了唐门手机报的主编唐可。
唐门手机报的主编唐可是个与徐梦同辈的年轻人,收到奶奶提供的信息,说是唐门流落在外的子孙所取得的业绩,吓了一大跳!这是真的唐门子孙吗?这么年轻却事业有成,身份不凡,还是个读大二的学生!却不姓唐。
唐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对此事太好奇了!如果真是唐门后人,那就是唐门新崛起的旗帜和标杆式人物!唐门已经沉寂很多年了,很多年没有什么突出的人物代表了。且不说徐梦现在身价几何,就她现在所取得的荣誉,唐门现在就没有一个人能越过她!
主要是徐梦还这么年轻!二十不到。为什么他唐可从来都不知道唐门有这么杰出的青年?自己做了唐门手机报主编多年,对唐门上下各脉各家都了如指掌。那么徐梦又是谁家的遗珠呢?
唐可不想慢条斯理地向奶奶打听,吃过中饭直接开车来到了奶奶家想问个清楚明白。
正好大家都在。奶奶见到唐可上门,激动不已,拉着徐梦就要她叫"堂兄"。
徐梦微笑地看了看唐可,看到他与自己亲生父亲唐俊年轻时的照片在眉眼处有三分相似,英俊挺拔,比自己大七八岁的样子。淡淡地打招呼:"你好!"
一点也没有唐可想象中的见面场景,激动不已的拥抱,泪雨纷飞的称呼,迫不及待地认亲。徐梦完全把他当个陌生人,只是礼貌性的微笑和问候。一声"你好"之后再无下文。
奶奶却是止不住地流泪。"可可,你堂妹考到海城财经大学已经快两年了,但她的亲生父亲唐俊却不肯认她。唐门继续让这么优秀的子孙流落在外,是我们唐门的损失啊!我们应该让小梦认祖归宗,回到唐门,做回唐家后人呐!"
唐可还没开口,徐梦就接上了:"奶奶,我就是一个弃儿,您认了我,我就有了根基。姓什么名什么只是一个符号。唐门与我无关。我只要有您就好,我做我自己就可以!如果您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我改正,我努力,好吗?您老人家不要操心别的了!我不想过有压力的生活!"
唐可从徐梦的话语里获得的信息就是:徐梦是堂叔唐俊家的弃儿,既然被弃,也就代表来路不正。堂叔唐俊家的儿女自己都认识,也从未听唐俊家的人提起过徐梦。徐梦已与姑奶奶唐琳相认,她因为亲生父亲唐俊不认她,所以她也不认唐门。
看来姑奶奶唐琳想要徐梦认祖归宗,返回唐门是一厢情愿了!父不认女,女不认祖。两边都无情无义,这祖宗怕是一时半会认不了了!
徐梦这个小女孩虽然倔犟,却很有志气。无依无靠,一个人横冲直撞在海城打拼,还这么年轻就做到了这样的成就,真是了不起!唐门有这样的后代,是唐门的骄傲!不该让她继续流落在外。
唐可做家族手机报主编多年,也是见多识广。见徐梦对他淡漠,他也不多说,只言明与姑奶奶私聊。从徐梦身边过时,好像是无意识地扯了徐梦两根头发。
唐可也是想要帮徐梦返回唐门,但不能仅凭姑奶奶一言堂,说徐梦是唐家人就是唐家人,他需要铁证如山!做亲子鉴定才能很好地证明有没有血缘关系。
唐可到姑奶奶房里听了姑奶奶的一番细说,与自己猜想的徐梦的来历八九不离十。他也感叹徐梦命运坎坷,徐梦对自己的出身做不了主,选择父母和家庭做不了主,甚至被丢弃及丢到何方也做不了主,命运一直颠沛流离。从小就无依无靠,从懂事开始就自食其力。走到今天,自强自立,考上了大学,打下了自己的一片事业江山,确确实实是了不起!
唐可也希望徐梦尽快回到唐门,不仅证明自己是唐门子孙的身份,也成为海城唐门新一代学习的楷模!
唐可从姑奶奶房里出来的时候,姑奶奶家之前在家的年轻人都已悄然离去。徐梦也已去学校上课,连招呼都没打。一点都不在意他的来访,说明她根本没把他这个堂哥当亲人。
唐可暂时顾不上介意这些。他现在最想确定的是:徐梦到底是不是唐家的后代。
一出姑奶奶家门,唐可马上驱车赶到了堂叔唐俊家。随便聊了聊就说:"堂叔,您怎么有这么多白头发了?我帮您拔了吧。"
说完,唐可便起身去拔唐俊的白头发。
唐俊一点也没有防备,这个做杂志社编辑的堂侄,在他眼里是个人才,平时来往也很亲密。帮他拔个白头发是稀松平常的事,没有多想。
唐可拔到了堂叔唐俊的头发便告辞离开,对堂叔的挽留连声婉拒,生怕耽误了时间和机会。
唐可马上找了一家司法鉴定机构,为唐俊与徐梦做亲子鉴定。只有证实了他们是亲生父女关系,他才好为徐梦呼吁奔走,让她返回唐门。
鉴定结果要三天才能拿到。唐可只有等。
李恺对徐梦拿下滩涂地胸有成竹,拿地的过程他全程参与和设计,他知道徐梦一定会成功。
对徐梦真的在海城买下了一百多亩地,拿到了土地使用权证,表现最惊奇的就是杨勇了。他虽然全程参与了选址,也知道徐梦买的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大?但徐梦到底是怎么买下来的?他就搞不清了。
徐梦跑各部门审批的时候,是一个人去的,根本不带他。他去了也没用,说不上什么话,也做不了什么主。
只是没想到徐梦居然把那块地真的批了下来,还用公司的自有资金买了下来,连款都没贷。就跟做梦似的,一醒来,就美梦成真了!
是一百多亩地耶!在旧社会的农村,都算是个真正的地主了!这可是在全国二三线的省会城市海城,拥有一百多亩地,都不知道身价多少了!
自己作为徐梦的合伙人,身价跟着徐梦水涨船高,这都是徐梦的功劳,自己是坐享其成了。这一点,杨勇心里非常清楚。
徐梦太有能力了!思想前瞻,做事果敢,雄心壮志,真不是一般人!
徐梦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怎么做,她一直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勇往直前。
地拿下来了,现在最缺的就是建设资金。徐梦不想全面负债建设,她想通过扩展业务来筹集一部分建设资金。
因此,徐梦又做了新的拓展方案,让公司管理层全部走进小区,全线出击发展公司业务。
徐梦和杨勇的公司已完善到设立了行政管理部、人力资源部、拓展部、业务培训部、采购部、财务部及医疗服务办和法律顾问办,还有《暖心》报社。管理人员上了百人。
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公司又拓展出了二十家分公司,服务的顾客上了三万人,员工已近八千人。
这是个人工密集型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越多,帮助到的贫困学子范围就越广。
年底,海城扶贫办将徐梦作为扶贫攻坚先进个人向国家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上报了推荐材料。(2020.10.31)
作者简介:叶飘,苗族女作家。原名欧阳彤琛,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城步县文联秘书长,城步县作协名誉主席。曾出版散文集《如风岁月》。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