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皎皎明辉伴夜游,
清消白昼几多愁。
人生逆旅闲追月,
憧憬回思似水流。
——编者

散文
《月色》
作者/龚飞
月光如流水,清澈,透明,像梦一般令人陶醉。
我推门走出家属区的水泥大道,漫步在田间小道之中,听取蛙声一片,观看萤火虫儿飞舞,消受这无边的宁静的月色。
晚风阵阵,将前面的芭蕉树吹得“哗哗”作响。那芭蕉树宛如一群身着宽大长袖的古装少女,在月下轻歌曼舞,十分迷人。
“芭蕉树会迷人的,像狐狸精一样,千万不要在芭蕉树下玩耍!”耳边陡然响起儿时祖母对我的叮咛。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书生,夜晚读书疲倦了,便在芭蕉树下休息,或活动活动筋骨,或吟诗作赋,自得其乐。天长日久,芭蕉树有灵,竟化成一美丽的绿衣女子,与书生作伴。慢慢地,书生书读不进,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父母追问书生缘由,书生被逼问不过,吐露了绿衣女之事。父母听了,焦急万分,苦思对策。还是当母亲的脑子灵活,将穿好线的针拿一颗给书生,叫他在与绿衣女分手时,趁她不注意别在她的衣袖上,书生照办了。第二天,父母果然发现了那颗别有针线的芭蕉树。父母一怒之下,将那颗芭蕉树连根拔起,浇上油彻底消灭。犹不放心,又将另外的几颗芭蕉树也挖走了。这故事,在儿时听了,觉得好奇。有时真想在芭蕉树下走走,看看那绿衣女子到底是什么样儿。可惜的是我始终没有遇到过绿衣女子。如今想起这个故事,不竟为绿衣女子的命运唉叹起来。
走过芭蕉林,来到长江边上的大石滩上,但见一个约一米左右的巨大脚窝在月光下特别惹眼。据说这是当年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法时留下的脚印,故此滩名曰二郎滩。二郎神和孙猴子的故事虽然遥远,但他们之间精彩的打斗却早已搬上了电视,让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孙猴子又与我们靠近了许多。
月华如水,晶莹剔透,为宽阔的家属区水泥大道洒上银光。这时,远远近近的小孩嬉闹声和大人们搓麻将的喧闹声也渐渐消失,唯有我轻轻的脚步声和我忠实的身影陪伴着我,月色是那样的温柔,可人;夜晚也是那样的恬静,美好。“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望着这纯洁如玉的明月,我不由得像苏东坡那样产生了“明月几时有”的疑问来。据我所知,月亮又叫嫦娥、玉蟾、玉兔、玉盘等等,四川省南部有旅游胜地——玉蟾仙境。可笑的是,有人竟认为玉蟾的蟾不美,因蟾的俗名叫“赖格宝”,其形状丑陋不堪,于是改“蟾”为“蝉”,将一个酒厂取名为“玉蝉曲酒厂”。殊不知蟾虽丑陋,却是害虫的天敌,它一生消灭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得多,且蟾酥又是一名贵的中药。那蝉呢,俗名又叫“知了”,整天“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却是专吃树木汁液的害虫。这真是一字之改,贻笑大方啊。
这样走着,想着,一阵睡意袭来,便紧走几步,推开门,一头倒在床上“呼呼”睡去。睡梦中,我好像步入了玉蟾仙境,看见了那可爱的玉蟾……

龚飞,男,四川泸州人,大学本科毕业,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丨《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