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郄智成,周易学者,号演易居主人。高级环境策划师,高级品牌策划师。
钟爱哲学、文学,1978年发表第一首诗歌,迄今已在《天津日报》《金陵晚报》《广州文摘报》《中国作家》《人民网》及搜狐文化等近百家媒体发表各类体裁的作品六百余篇首,获奖、入选文集若干。现为肇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肇州文学》副主编。

做客温馨傣家
郄 智 成
一直以来,我对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传承及历史沿革,内心怀有一种浓浓的兴趣。而对于傣族,更是情有独钟。是那新颖、热烈、独特的泼水节,还是沿袭的女尊男卑的文化魅力的吸引,实在说不准。总之那种情结与日俱增,总想有机会深层次、近距离地走近并触摸。

感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希贤教授的推荐,感谢中国周易协会程千峻秘书长的鼎力支持,让我有机会参加“国学名师采风团云南行”活动,终于了却了我的这个小小的愿望与梦想。那是个深秋阳光明媚的早晨,在热心朋友的帮助安排下,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约莫三十左右、身材修长,身着黑色镶条纹棉麻长裙的傣族姑娘,她叫小玉,脸上带着温婉与贤淑。她告诉我们,傣族人称呼青年男人为“猫哆哩”, , 女为“骚哆哩”,我们可以唤她“玉骚”。我们未进村寨,先闻鸡犬之声。玉骚告诉我们,傣家的孩子从小就在吊脚楼下与家禽相伴成长。她边走边把傣家的文化娓娓道来:傣历的春节在四月,也就是我们汉族人常说的泼水节。如今,傣历已经走过了一千三百多个年头。

谈起傣族生肖,玉骚说,与汉族习俗不同,他们只有孔雀和大象两种,男人统一属大象,女属孔雀,这两种属相傣族人珍爱有加。我们听闻,便不难理解旅途所到之处机场廊桥壁上、商店橱窗中相依相伴的孔雀与大象了。再开启姓氏的话题,玉骚温婉地告诉我们,傣族人没有姓氏从父从母之说,他们男的姓岩,女的多姓玉,贵族则姓刀。我们熟知的舞蹈大师杨丽萍的师父——刀美兰,便是傣家贵族了。傣族文化崇尚以女为尊,譬如男嫁女娶,男方出嫁时需置备数件嫁妆;婚后男主内女主外,前者负责做饭生火,后者在外务农养家。因而,在傣族人眼中,生女儿颇为吉祥,一般要摆三天喜宴,村委会会给女孩子一家分钱财和土地;反之,男孩子因为是赔钱货,傣人就默不作声了。

傣族的传统民居全为榫卯木质结构,抗震性较钢筋混 凝土更强。还未上到二楼,玉骚就告诉我们,傣族人不希望客人拍摄他们家中的陈设,卧室则更是谢绝我们参观。这与他们全族人信仰佛教有关。傣人认为自己的家是有灵性的,拍摄则会带走家中的灵魂;与此同时,他们的卧室中有着护佑全家的神灵,我们若参观,便会惊扰并带走神灵,给家人带来不幸。因而,作为宾客,我们入乡随俗,尊重了他们的基本礼仪。上到二楼,我们进到傣家客厅,发现传统民居的客厅是与厨房连在一起的,卧房则是在客厅的另一端。玉骚告诉我们,傣族男女在客厅的坐席如是:男的面冲灶台,负责生火;女的靠卧室坐,远离厨房。二者的尊卑,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作为客人,享用的是男女平等、面朝电视机的就坐方式了。我们在编织凳上安顿好,玉骚开始热情地为我们讲述傣家人千百年的风俗和近半个世纪历经的变迁。 傣族人有着与汉人迥异的生活起居方式。他们的饮食习惯在汉人看来不甚健康:傣家人终日以烧烤为食,无论鱼虾牛羊,还是茄子蘑菇,无不作为烧烤的食材。可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害病,一个几百口人的寨子,百岁以上老人竟有7位,这里没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人们没有吃西药的习惯,偶有小不适用独特的调理法就轻松搞定。所以这里找家药店好难。人们就寝文化同样独特。节假日里,在傣人家中若是亲朋无数,是主是客,明眼人通过他们就寝的位置和朝向即可得知。傣族自家人在卧房中休息,而客人则是借宿在客厅,包括家中已经出嫁的猫哆哩。客厅之中,客人就寝时身子的朝向也颇有讲究。普通客人借住在亲朋家中,一般头朝外靠门,脚朝里靠窗;反之,如果是某位小伙子脑袋冲着窗的话,就说明他看中了这家的姑娘,想要此后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呢!婚后的骚哆哩不分家,姊妹与他们娶来的丈夫生活在一方屋檐下,过着大家庭的生活。与此同时,傣族人家的卧房是一个“通铺大开间”,家中的几对夫妻卧室之间没有墙壁阻挡,而是用纱帐相隔。因此,傣家两口子“隔纱有耳”,二人之间没有私房话,若是起争执,便家人尽知,这也客观上促进了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家人间的其乐融融。 讲完傣族的起居,玉骚开始介绍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了——傣族的性别与婚娶文化。傣家男孩的一生,是地位卑微、苦尽甘来的一生。而对于男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可真谓是“赔了儿子又折金”。 具体地来说,傣族的男孩一生与娘家感情不深,在家的时间甚少。男孩养到六七岁便会送去寺庙念书,学习只传男不传女的傣族文字,待男孩读到十五六岁回到娘家,他们便出嫁在即。嫁到女方家后,男人就如同古代汉族的女子,成了泼出去的水,无论父亲母亲如何巴望,也只能偶回娘家借宿客厅。因此,对于傣族人来说,家中的男孩终有一天会离开长辈,当他们羽翼渐丰,就会另觅他枝。 傣族的男孩出嫁,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考验过程。男嫁女需做三年苦力作为考查。第一年上山砍够生三年火的柴;第二年砍橡胶树,半夜采胶为了防止胶在清早凝固;第三年学习桌椅板凳的编织手艺。在这三年间,男方若是表现不佳,会被女方退婚。

渐进中午了,热情的小玉还在蛮有兴致的向我们娓娓的叙说,间或不停地给我们倒茶和自酿的米酒。啊,多好的一个姑娘,多好的一个民族,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愿这独特的傣家文化韵味和这袅袅的茶香永远氤氲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