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小说连播
《狼 烟》第七章
演播/京郊醉翁
齐柏年的宅院,名曰获庐,是为了纪念他那位年轻守节而教子成人的母亲的。三进院子,虽不是茅屋草堂,也算不上青堂瓦舍。很像乡村的小康人家。齐柏年每日黎明即起,披星戴月,打拳舞剑、汲水灌园。
吃过早饭,步行到日知小学,出席小学生的朝会。上午办公上课,中午回家。午饭后休息,下午会客。谈笑往来的有饱学名流,也有目不识丁的小民百姓。晚间闭门读书,三更才肯上床 。一年四季,持之以恒。他是个清瘦的大高个儿,花白光头,紫棠面色,粗手大脚,身穿半旧发黄的夏布衫子,脚穿家做布鞋,夏日炎炎,头戴一顶竹筏斗笠,神态和风度都不像誉满京东的名儒,倒像个淳朴土气的田舍翁。沿路行人相遇,都满怀崇敬地向他问好,他也和颜悦色,含笑点头致意。遇到比他年高的老人,他便垂手让路。
这天中午,他回到家,只见门外停放著一辆翠盖红富金漆彩画的高篷马车,门口站立著两名警士。他知道必是县长殷崇桂来访。走进外院,外院只有东西各两间鹿顶,老僕人门吉正在院子裡泼洒清水,一见主人回来,忙说道:“殷县长在客厅裡,夫人和梅姑奶奶在陪客。” 正院是个月亮门,迎面是一座影壁,影壁后面是一座假山,假山石上爬满青籐和开满野花;正房五间,东西各三间厢房,泥土院面,有一架葡萄,一架籐萝,清静而幽雅。
齐柏年刚拐过影壁,殷崇桂就从客厅裡跑出来,连说:“大事不好,大事不好!”殷崇桂五十一岁,身穿长袍马褂,圆口缎鞋,肥头大耳,八字黑胡,戴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面有一双闪闪烁烁的小眼睛。
齐柏年见他仓皇失色,皱著眉头问道:“殷公,何事如此惊慌?”殷崇桂抖抖索索地从衣兜中掏出一封电报,说:“连接上峰三封急电,驻扎北平郊外的日军,昨夜十时突然佔领卢沟桥,炮击宛平县。”
齐柏年一惊,啊了一声,但是马上又恢复平静,说:“倭寇亡我之心不死,此是意料中事。”殷崇桂又摸出第二封电报,说:“日军已包围宛平,威胁南苑机场。”“请到籐萝架下坐!”齐柏年已经满面陰云,走到籐萝架下,心情沉重地在石凳上坐下来。殷崇桂打开第三封电报,说:“日军正从关外调兵,有进攻北平之势;望沿途各县,处变勿惊,不可轻举妄动。”“此话怎讲?”齐柏年追问道。“学生也不得其解。”殷崇桂愁眉苦脸地说:“驻军金雄飞营长接到的电报,内容大致相同;但第三封电报附有军令,不得拦截、伏击日军军车,对日军的挑衅行动,暂取忍让态度。”“岂有此理!”齐柏年勃然大怒。
“上峰含糊其词,下属不知所措。”殷崇桂唉声歎气,“所以学生前来向您请教。”这个殷崇桂,在齐柏年任京东军政府教育司长时,曾在教育司裡当一名小科员;齐柏年改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保荐他到民政司当了一名股长,才算步入官场。殷崇桂当官是为发财,所以十分珍贵他头上那顶七品县令的乌纱帽,唯上峰之命是听。但是他也知道,齐柏年名高势众,对于他的官运,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非但不能得罪,还必须八面玲珑,多方讨好。所以他一遇到疑难事项,都要探一探齐柏年的口气,听一听齐柏年的见解,虽然并不言听计从,却也表现出对于前辈长者的充分尊重,因而连任五年萍水县长,左右逢源,上下取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守土安民,责无旁贷!”齐柏年慷慨激昂地大声说。“请殷公邀集驻军金营长,警察局长和保安队长,会商御敌大计。倘倭寇犯我县境,应予迎头痛击。”“先生所言极是,所言极是。”殷崇桂仍然愁容满面,“学生所最感不安者,是贵甥菖蒲公子,不知是否已经离平?内子和小女,更为忧心如焚。”菖蒲的未婚妻殷凤钗,就是这位殷崇桂县长的千金小姐,而且已经择定举行结婚大礼的佳期吉日。
齐柏年沉吟著说:“前几天,这个孩子曾来一信,言定如期而归,请尊夫人和凤钗姑娘,不必过虑。”殷崇桂苦著脸儿说:“他在给凤钗的信中也没有确定日子,不然我可以派遣保安队到廊房火车站去迎接他。”齐柏年摇头说:“他是不会喜欢这种排场的。”殷崇桂问道:“如果北平被围,菖蒲公子困在北平,他和小女的婚期,您看……”齐柏年说:“这要请舍妹酌定。”殷崇桂忙说:“方才学生已经问过亲家俞老夫人,老夫人十分开明,要我转告小女,由小女作主。”“也好,也好。”“那麽学生告退了!”殷崇桂深施一礼。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张明(京郊醉翁)1947年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入伍成为戈壁大漠上早期执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的普通战士。现为航天老兵组成的胡杨魂艺术团团长。数十年来,曾先后从事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并出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专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主办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报刊,多次参加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研发的鉴定工作。数十年来,作为散文诗歌写作编辑等文字工作和诵读的爱好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以及朗诵艺术培训工作。诵读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以及当代刘绍棠、老舍、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著名作家诗文以及自撰诗文作品【老枣树】【通惠河情缘】【天边那片胡杨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