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小说连播
《狼 烟》第六章
演播/京郊醉翁
这一场完了,柳黄鹂儿就不再露面。柳摇金和柳长春又各演了一个节目,便响起了收场的锣鼓。“咱们走吧!”熊大力催菖蒲道。“我想见一见柳家爷儿仨。”菖蒲伫立不动,若有所思。
人群散去,大场上只剩下那个英俊少年柳长春,一个人在遛马。菖蒲向他走过去,和蔼地问道:“老弟,你父亲呢?”柳长春女孩子气,一见生人就脸红,惊慌地叫道:“姐姐!”从苇席后面,走出了柳黄鹂儿。 “先生,您有什麽事吗?”柳黄鹂儿手指头卷著衣角儿,羞怯地问道。菖蒲微笑道:“我想见一见令尊。”“我爹到镇董家交地皮钱去了。
有什麽话,您吩咐我吧。”“你们的技艺高强,我想请你们到萍水县城去表演。”柳黄鹂儿却摇摇头,说:“我们不想去。”菖蒲感到失望,问道:“为什麽呢?”“惹不起城裡的大兵、警察、地头蛇。”菖蒲忙说:“你们跟我去,他们不敢欺侮你们。”柳黄鹂儿吓得倒退一步,睁大眼睛,恐惧地问道:“您……是什麽人?”这时,熊大力牵著马走过来,笑呵呵地说:“俞公子是大学毕业生,回萍水县城来办抗日学堂。”“县城裡的大兵、警察、地头蛇都怕您吗?”柳黄鹂儿问道。“他们并不怕我。”菖蒲沉吟了片刻,“我的舅父齐柏年老先生,在地方上有一点声望,这些人都敬畏他三分。”“原来您是老举人的外甥!”柳黄鹂儿跟熊大力同时喊出来。“你们见过他老人家吗?”菖蒲惊奇地问道。“虽没见过面,可忘不了他老人家的大恩大德哩!”熊大力大喊著说,“当年我们从关外逃到萍水县,官府本想把我们赶走,多亏他老人家立起东北难胞救济会,收容我们,替我们说话,才在萍水县落了户。”“我们一家人更忘不了他老人家的恩德。”柳黄鹂儿接著说“他老人家惜老怜贫,还立起了贫民救济会,年年数九隆冬,天寒地冻,我们卖艺糊不了口,就到救济会的粥场打粥喝;前年我娘死了,还是救济会施捨了一口棺材,才算安葬了。”说著眼圈一红,抽泣起来。
正在这时,柳摇金踉踉跄跄从镇裡回来,沙哑著嗓子嚷道:“黄鹂儿,怎麽还不做饭?”“我跟俞公子说话哩!”柳黄鹂儿回过头,抹著眼泪说。“柳师傅!”菖蒲尊敬地向他点头行礼。“好你个花花公子!”柳摇金喷著酒气,醉眼朦胧,“想勾引我的女儿吗?”“住嘴!”柳黄鹂儿红著脸喝道,“人家俞公子是县城老举人的外甥。”“那就请俞公子多多恩典!”柳摇金作了个大揖,“凭您的面子,跟镇董讲讲情,少收我们两成地皮钱。”菖蒲问道:“那个镇董收几成?”“他坐收七成,我们只剩三成。”柳摇金照地上啐了口唾沫,跺了几脚,“天打五雷轰他!”柳黄鹂儿忿忿地说:“咱们离开这儿,跟俞公子到县城去。”菖蒲掏出钱来,打发熊大力到镇裡饭馆,买来两大荷叶蒲包馒头,大家吃了个淨光,一同上路。“等一等!”柳黄鹂儿跑到苇席后面去。走出来,如花似玉的女子变成了蓬头垢面的男儿。
柳黄鹂儿把蓝花土布褂子换上了一件破旧肥大的男人短布衫,脸上抹了两大块锅烟,粗大的辫子盘在头上,扣了一顶压到眉梢的大斗笠。她跟菖蒲并辔(配)而行。四四方方的萍水县城,四面是生满绿苔的青砖城牆,城牆四面是清澄碧透的萍水河。
一千年前,儿皇帝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与辽主耶律德光,萍水当时还是一个只有千八百人口的城池,男女老少死守不降。他们并不坐吃山空,拆毁了南城的住宅,开垦农田,播种五穀。坚守三年,死亡过半,又遇大旱,颗粒不收,城池才被攻破。千年之后,萍水县城仍然保持著千年之前的历史特色。
老举人齐柏年的宅院,就座落在乡村景色的南城。居住南城的大多是贫寒人家,齐柏年出身于穷苦的菜农家庭,十年寒窗,磨穿铁砚,齐柏年十七岁考上秀才,二十二岁又中了举人。他没有做官,先在萍水县开办囊萤学塾,后又到通州创立映雪书院,无非是想的教育救国。恨朝廷腐败,忧国家危亡,他在讲学中常发愤世之论,于是遭到迫害,亡命海外,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发生,宣告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京东宣佈独立,拥护共和,成立军政府,齐柏年被公举为军政府教育司长。他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改寺庙为学堂,将囊萤学塾改为萍水县立小学,映雪书院改为通州师范学校。
孙中山先生将大总统的职位让给摇身一变的袁世凯,京东军政府也被袁世凯的爪牙鸠佔鹊巢,他改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他一直不过问政治,大革命时期才又重新加人国民党。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劳苦大众和革命者,他的不少学生和友人倒在血泊中。于是,他忿而退出国民党,发誓不但不当国民党的官儿,而且不任国民党政府的任何公职;举家离开通州,迁回故乡萍水,自办日知小学。他是革命元老,又是一位桃李满京东的教育家,在萍水县德高望重,备受尊崇。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张明(京郊醉翁)1947年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入伍成为戈壁大漠上早期执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的普通战士。现为航天老兵组成的胡杨魂艺术团团长。数十年来,曾先后从事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并出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专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主办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报刊,多次参加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研发的鉴定工作。数十年来,作为散文诗歌写作编辑等文字工作和诵读的爱好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以及朗诵艺术培训工作。诵读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以及当代刘绍棠、老舍、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著名作家诗文以及自撰诗文作品【老枣树】【通惠河情缘】【天边那片胡杨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