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天池,是我梦中向往的地方,之前只是在画册和视频中看到过。这次来新疆开会,会址正好选在天池旁的小城阜康,游览天池的计划终于美梦成真。
中午十点,我们一行八人从阜康小城出发,向我梦中的天池一路急驰,四十多分钟就看见了群峰中的皑皑雪山,转过一道弯路,远远望去,在绿树葱茏的群峰之间,镶嵌着一面平静而明亮的镜子,一位同伴就喊道:“快看,天池!”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其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山天池”,四季分明,景色旖旎且变幻无穷,可谓是秀春藏媚、幽夏露艳、深秋隐俏、旷冬埋丽……久负盛名的自然景观,其景色天然雕饰,神韵四溢……淳朴的哈萨克民族风情,沉淀着“天山天池”景区“厚重、多彩”的人文历史……

新疆公路车不是太多,我们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宽敞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向前飞奔,直到越野小车临近天山,路边的绿色,渐渐地多了起来,特别让人振奋的是那直立高大的白杨树,一排又一排的挺立在路边,让我想起少年时代中学课文的《白杨礼赞》。忽然之间,窗外一阵凉风吹来,好清新,好惬意……进天山大门,车便沿着盘旋的公路向上爬去,不一会儿就来到马牙山间停车场,转乘缆车向“天山天池”南侧的马牙山进发……远眺马牙山,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马牙山”石林,是“天山天池”景区的一绝,那些巨石在风的剥蚀下,形成厅特的马牙景观,其石厅形怪状,形态各异,或巨齿獠牙,如同猛兽血口,或层层翻卷如大海波涛……其中有一石极像古代牧人,头着毡帽,神态安然……走进石林,总让游人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观景台上可观天池全貌,不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延山间栈道登高,翻过山顶,穿过草原,行进一小时便达雪山脚下。
随着缆车的上升,山间的天然景色,像走马灯似在眼前一一掠过……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条清清的水流,沿嶙峋山石潺潺而下,水与石相碰,产生了像沸水一样的汽泡,看上去就像一个个晶莹的珠子,在水中上下翻滚……缆车又走了一段,向下一看,有一个不大的水池躺在海拔几千米的山腰,相传这是西王母梳妆台的“银镜”……又传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小天池”飘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还有传说“天山天池”,是西王母居住的仙境……这一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幽美的“天山天池”景色,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凭山临风,顿觉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前瞻,天山插云,左右两峰比肩而立,形同笔架,冰川积雪银光闪烁,白云如絮,似巾似帽,与冰山雪岭交相影映,若静若动,若虚若实,缥缥缈缈,生发出无限遐想……下了缆车,立刻为眼前的景色所折服,好一幅妍丽的山水画,眼下是一汪清澈的碧水,头上是一片明净的蓝天,天照着水,水映着天,微风吹来,水面涟漪阵阵,空气中流躺着洁净与清爽……深吸一口,肺腑舒畅,水边立着一块石头,上书“天池”两个大字,拔地而起的便是耸入云端的峭壁,山涧里奔腾着淙淙的流泉,踏着数百级木板台阶下到涧边,迎面扑来百丈瀑布的清凉,山谷里卷起白花花、清凌凌、奔腾如电的大珠小珠,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两侧群峰,颠颠连连,山间碧树,蓊蓊郁郁,山水相连,山水相伴,让山显出几分挺拔,让水更加抚媚……放眼望去,水的尽头,有一座山峰,上面盖着白雪,下面是绿树环绕,就像一个穿着白衣绿裙的少女,那是天山的博格达峰……雪冠云帔之下,是一片浓重沉着的深绿,形如宝塔的原生态的雪岭挺拔云杉,那墨绿的层层‘叠叠的伟岸塔松,如此的“挺拔、威猛、整齐”,绵延起伏,形成气势雄伟的林海……
随着人流,沿着“天山天池”款款而行,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好生悦耳……笔者随声望去,在“天山天池”岸边,人头攒动,异常热闹,一群维吾尔族和哈萨克的姑娘,正在表演少数民族节目,手鼓声,音乐声,动听的歌声,在湖面上回响……静若处子的“天山天池”水域,睡美人般地安卧于群山的怀抱之中,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一方平坦无垠的镜面……
我们坐在游艇上游览天池,大家在甲板上纷纷拍照,欢声笑语响成一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纯净水质,因而,把“天山天池”当作一面银镜,是最为确切不过的,从周边任何一个角落看天池,那水面上永远都是倒映着的图画,蓝天白云,雪山森林,没有哪一个角落不是画,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雪在水底堆,水晶宫中生碧树,九霄云端走游船,那些浪漫神奇美丽的故事,怎能不传之久远……上岸后,我在“天山天池”水边,掬一捧池水在手中,零距离的感受“天山天池”,指间分明传递着冰清玉洁的韵味…

在“天山天池”旁边有一阶梯,直通一座富丽堂皇的道观,传说是长春真人亲率弟子,在“天山天池”西岸台地上,修建道观“铁瓦寺”,此寺因青砖砌墙,铁瓦铺顶而得名……在清朝乾隆、光绪年间,“天山天池”道教达到鼎盛时期,“铁瓦寺”,成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山天池”,又被称为“冰池、龙湫、龙潭”,更多的则是被称为“瑶池”……新疆人民把“天山”奉为“灵山”,把“天池”奉为“圣水”,由于远古神话传说,给“天山天池”蒙上神秘色彩,故而这里历史上就成了道教盛行的场所,其中“寺、观、庙、祠、窟、洞、庵”,应有尽有,香火旺盛……
沿“天山天池”畔甬道前行,忽闻水声如雷,拾级而下,一道飞瀑横桂眼前,喷珠溅玉,雪浪腾烟……一道曲桥,直引行人登上中间的“闻涛亭”,但见白练凌空舞,沉雷脚下奔,水雾直冲亭上,惊涛穿谷而下,如万千白盔白甲的将士,擂鼓冲锋,呐喊前行……

环围“天山天池”的景点十分之多,景区范围也十分之大,甚至达数百平方公里,游人可结伴登高穿林莽,也可逐波破浪乘游船,当然更能把酒临风、吟诗作画……移步换景的“天山天池”,是写不完,画不尽的人间天堂……
游览“天山天池”最好在每年五月之后,十月之前……最佳季节当在八九月份,这是蟠桃上市时节,传说王母娘娘每年要邀请各路神仙,出席她的蟠桃大会,可见蟠桃熟时,瑶池景色最美……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游览“天山天池”,留下许许多多佳作名篇,一时之间,难以计数……我读一读那些景点的命名,或可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其中“日、月、山、石、雪、松、泉、瀑”,无物不成景,无景不出名……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平实,那么的神秘,那么多的美不胜收……可见,“天山天池”之美,美在天然去雕饰,美在真实不虚幻……
人说“天山天池”,是西王母梳妆用的“宝镜”,十分的贴切……云间一镜朝天映,能照见蓝天白云,能照见雪山森林,能照见碧草羊群,能照见人间欢乐的身影和笑脸,这一切,都因为“天山天池”,纤尘不染,一碧无垠……

绕行“天山天池”一周,在行将离别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抬头远远望去,那绵延起伏的天山之巅,朵朵白云之间,却依然可见一弯明月,月下云间有一只硕大的苍鹰在山顶盘旋……这苍茫壮丽的情景,让我想起古代诗人的佳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我很崇拜展翅翱翔的苍鹰,“天山天池”是新疆人的自豪,我祝愿新疆各族人民,像亘古常新的天山明月一样,生生不息地建设现代文明,创造出崭新的奇迹。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