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一印*无声诗里诵千秋】语出明朝徐渭《独喜蒙花到白头图》:“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无声诗指图画。表面意思:不要把画画当作寻常的事,图画里也能诉说历史流传千载。 内含意思: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绘画乃是一种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
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绘画:无声诗里诵千秋》一书,主要介绍中国绘画史。中国古代绘画起源很早,五六千年前的先民们就用矿物颜色在岩石上涂画拙补的动植物样和人形图案,在陶器上描绘各种美丽的图案纹饰,之后又在青铜器上刻铸繁神秘的花纹及其他图形。这些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所保存下来的实属凤毛麟角,却命名我们得以一窥早期绘画的面貌。
我们今天年能看到的最早绘制于纸绢上的独幅绘画作品,是出土于墓葬的随葬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中国绘画以作品的题材划分为若干画科,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公元17世纪前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为了与本土传统绘画相区别,舶来之欧洲绘画作品冠名为“西洋画”,本土绘画自然就称为“中国画”。因此,中国画最称谓,是相对于西洋绘画(泛指欧洲绘画)而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