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不如意 只因不及白居易(一)
文/孙伟峰
电影《卧虎藏龙》里有句台词:“生活是一场关于取舍的修行,拼命追逐,仅仅握住某些东西不放,是一个人痛苦的开始。”这句话放在中年人的身上,也无比烫贴。
每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无不是纠结地活着,一边燃着一边颓废着,职场的尔虞讹诈,事业的踯躅不前,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的身体状况,爱人的叨叨不休、貌合神离,每一件事看起来都是细碎平凡,但加起来就像一座山,足以压倒一个人。尽管曾经还有诗和远方,但目光拉近,都会看见眼前的苟且里,藏了很多委屈和不甘。
没有谁能放下柴米油盐,也没有谁能称心如意。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现代人的这些苦恼,其实古人也有。
读唐诗这些年,看了很多诗人的平生过往,有时不得不令人感慨。有些人,尽管才华横溢,心高气傲,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不屈于权贵,不违背内心,但政商很低,一辈子老处理不好和老板的关系,总是站错队,比如李白;有些人,纵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尽管倾注了满腔热血,付出了毕生精力,但一辈子既未能封侯拜相,功成名就,也未能知天乐命,独善其身,郁郁不得志,栖栖惶惶,比如杜甫;有些人,看起来一往情深,诗写得很好,可背地里干的那些事,却令人不齿,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比起那些让人赏心悦目、无限感慨的诗句来,这些鲜活而复杂的人生,才令人注目。

读了这么多诗,看了这么多诗人的生平过往,坦率地说,仅从人生经历上来说,我比较佩服白居易。他既有李白的豪放不羁与自信自负、杜甫的心怀壮志与忧国忧民,也有好友元稹的深情与好色、李绅的口是心非、奢靡堕落,少年得志,天分极高的白居易,尽管一生也经历了无数的起起落落,但他从未自暴自弃,反而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全身而退,成功地躲开了牛李之争,达到了人生的圆满,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可以说,李白杜甫一辈子的梦想都在他身上得以实现,一辈子的遗憾也在他这里得到了弥补。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白居易,从他的名字,从他一生的辉煌,才不愧是每个中年人的白月光与朱砂痣。(待续)



作者简介:孙伟峰,微信名威风,陕西渭南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百余篇习作在《西北文学》《渭南日报》《终南文化研究》《中国航天报》《军工文化》《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山东散文》《华山文学》《作家摇篮》《南湖晚报》等报刊杂志以及《学习强国》《秦腔》《文学陕军》《散文之声》等知名公众号发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