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举办了欢庆活动,筹备多年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荟萃东西文化的香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香港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中央对香港的全力支持和对香港同胞的关爱,也离不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信任。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是香港与内地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实践。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将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香港特区政府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文物、旅游交流,推动香港文化发展更好地融入中华文化繁荣,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时代的香港贡献。
香港市民参观香港故宫展厅 邹红/摄
此次,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中亮相,这也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藏品出借。文物种类齐全,涵盖绘画、法书、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玺印、织绣、雕塑、图书典籍等25个门类,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占借展品总数的18%。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构成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时的五大专题展览和两大特别展览,而其中最受关注的开幕展当属“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该展览汇聚了35件远至唐宋时期的书画经典,包括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唐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帖》、北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北宋米芾《行书研山铭》 、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南宋李嵩《花篮图》、元赵孟頫《人骑图卷》、清郎世宁《狮子玉》等名作。香港故宫和北京故宫的策展团队以宏观的文化史角度,透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共同讲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承。
香港故宫副馆长王伊悠(中)为观众讲解 邹红/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成,让香港市民能够零距离欣赏珍贵文物,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香港繁荣昌盛的文化自信。同时,博物馆的开幕更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认识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机会,也希望借此鼓励他们参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香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我们理应肩负好推动港人国民身份认同的责任,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事业融合发展,让香港的文化发展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观众,助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故宫第七展厅“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邹红/摄
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今天的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站在“爱国者治港”的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团结带领下,香港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必将谱写更美新篇章,香港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力量,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