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近北京鸟巢之六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近北京鸟巢之六
我们继续昨天的话题,还是从人们关注的突出特点来切入。
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说一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特点。
据相关资料介绍,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很多特点,当然,也同样存在很多难点:这是因为其构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据相关资料介绍说:作为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桁架柱其最大断面达到了25m×20m,高度达67m,单榀最重达500吨。而主桁架高度12m,双榀贯通最大跨度。另外有数据显示,从跨度上说,145.577+112.788m,不贯通桁架最大跨度102.391m,桁架柱与主桁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这即是个特点,也是难点。

北京鸟巢
还有就是节点的复杂。有关资料介绍说:由于该工程中的构件均为箱型断面杆件,所以,无论是主结构之间,还是主次结构之间,都存在多根杆件空间汇交现象。加之次结构复杂多变、规律性少,造成主结构的节点构造相当复杂,节点类型多样,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不仅如此,很多方面还面临诸多难点。
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还面临着工期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鸟巢这样一个超大工程,工期短是显而易见的了。此外,安装工期也是相当的短。我们知道,这个大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于2007年底前完工,2008年3月底竣工。其工期紧,还要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平面场地也十分紧张的。
不仅如此,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焊接量也十分的大。据有关资料介绍,该工程工地连接为焊接吊装分段多,现场焊缝长度长,加之厚板焊接、高强钢焊接、铸钢件焊接等居多,造成现场焊接工作量相当之大,难度也相当之高,高空焊接仰焊多。
上述的相关情况固然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还有一点,那就冬雨季必须正常施工。
像国家体育场鸟巢这样巨大的工程,其主结构吊装时间需要跨越冬季和春节,所以必然存在冬雨季要正常施工这样的现实,无疑,这给施工增加了更多更大的难度。
再有就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建设规模之大,工期时间之紧,工程组织难度也非常的大,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据相关资料介绍,其主结构在吊装时,土建施工尚未结束,现场组装在大面积开展,故存在多方施工交叉作业现象。加之,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场地布置、构件运输及大型吊机行走路线等受到很大限制。不仅如此,同时本工程结构还很复杂,各吊装分段之间相互关联,必须按一定顺序进行组装、吊装,否则将出现窝工现象。
这里还要说是,像国家体育场鸟巢这样的大工程,其各施工方更需合理的安排,做好做细相关协调、统筹管理工作,其工程组织难度是十分大的。
说到难度大,像国家体育场鸟巢这样的超大工程建设项目,其构件翻身、吊装难度会更大。
但为了降低组装难度,在施工中他们对桁架柱采用卧拼法,主桁架将采用平拼法(内圈主桁架立拼除外),故拼装结束后、吊装前必须进行翻身工作。
另外,由于构件体型较大,重量重,翻身时吊点的设置和吊耳的选择难度较大,特别是桁架柱的翻身,吊耳在翻身和吊装时的受力有所变化,需考虑三向受力。这里笔者记录了如下一段相关资料中的一段话,“翻身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难控制。由于桁架柱和主桁架的分段口均为箱型断面,分段吊装时存在多个管口对接的问题,对于箱型断面,要保证多个管口的对口精度,难度巨大。起吊时,必须调整好分段构件的角度和方位,而对于体型大、重量重的构件,角度调节相当困难,吊装难度大,高空构件的稳定难度更大。
由于本工程采用散装法(即分段吊装法),分段吊装时,高空构件的风载较大,在分段未连成整体或结构未形成整体之前,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桁架柱的上段和分段主桁架的稳定性较差,必须采用合理的吊装顺序,即:尽量首尾相接、分块吊装。
(待续)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