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
谨以此平台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献给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伍连德纪念专辑》平台开台啦
本平台的声音,不仅仅来自全国第一侨乡江门台山的父老乡亲,也有來自热爱英雄的国内同胞和海外华侨同胞。
本平台的文字,不仅仅来自崇尚英雄的侨乡海内外文化人,也来自对一百多年前拯救无数人生命,世界公认的第一位“抗疫斗士”怀有无限景仰之情的地球人。
伍连德,一个伟大的名字!
伍连德,一个不会消逝的民族英雄!
中国共产党继“脱贫攻坚”之后,又吹响“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号角。
改善英雄故乡的面貌,是“乡村振兴”切入点之一。
三年前,国家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伍连德的东北抗疫史实。
从那时起,台山就涌现多个“为伍连德在故乡树碑立传”的“吹哨人”。
一年前,我们开始收集伍连德的抗疫史实,文化人一篇篇的歌颂诗文问世。
今天,《伍连德纪念专刊》(创刊号)问世了!
为了让地球人更多更深入了解民族英雄伍连德,也是今天,“伍连德纪念专辑”平台宣告问世!
本平台,除了是《伍连德纪念专刊》电子书的内容,还开设以下专栏:
一、快讯。如“伍连德纪念园”建设进展情况等。
二、“纪念园”规划及展望。欢迎读者提出建园建议。
三、新的鸣谢(最新捐款者及捐款金额)。
四、新的纪念诗文。
本平台读者“打赏金”全部归“文化艺术中心”。
欢迎善长仁翁继续支持捐款,我们会注明第一次、第二次捐款数目且一起鸣谢,也可私聊告知主编和执行编辑。凡捐款专款专用,以后转交市、镇政府伍连德纪念园筹备组。
《伍连德纪念专辑》平台编辑部
伍连德纪念专刊封面及封底


伍连德的父亲伍祺学

伍连德的母亲林彩繁

1903年8月,伍连德获医学博士学位,时年24岁

伍连德博士(1879.3-1960.1)

1905年,伍连德与黄淑琼在新加坡结婚,生三子:长庚、长福、长明

1925年,伍连德娶李淑贞,生二子三女:玉玲、玉珍、长生、长员、玉珠

梁启超评伍连德

孟久成著《伍连德在哈尔滨》

王哲著《国士无双伍连德》

伍连德纪念专刊
创刊词
中国第一侨乡台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当我们翻开中国近代医学史的一页,一个光辉的名字出现眼前:鼠疫斗士伍连德,近代医学界的先驱,不愧为侨乡骄子。他有如广漠星空的一颗耀眼星辰。
宣传伍连德的历史功绩,鼓舞人们的抗疫斗志,是新时代的呼唤。我们创办《伍连德纪念专刊》目的单纯清楚:
一、它是配合台山市有关单位建设“伍连德纪念园”的一块宣传舆论阵地。
二、它用概述性的语言和诗曲性的优美文字,歌颂伍连德博士的丰功伟绩,让他“奉献爱国”的精神在侨乡扎根开花结果。
三、让所有为捐建“伍连德纪念园”作出贡献的善长仁翁、有志社团的名字第一时间在侨乡大地传扬,载入史册。
《伍连德纪念专刊》编辑部
2022年3月

宣传伍连德 时代在呼唤
伍蓬莱(旅美)
历史不会遗忘,人民总会铭记。中国近代史医学界的先驱,抗疫斗士伍连德,一个闪光的名字,灿若星辰,万众景仰,后世传颂。
宣传伍连德,颂扬他的崇高品格,逆行抗疫的勇气和精湛的防疫谋略,是我们侨乡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笔者概述以下三点:
一、宣传伍连德,是弘扬“为国解难”的民族之魂的需要。
一个有希望,求发展的民族一定有许许多多优秀民族精神作支撑。“为国解难”就是许多民族精神中的一种。
伍连德(1879年一1960年)祖籍广东江门台山,他的祖父(台山四九下坪西边巷村人)于十九世纪初随村民下南洋闯荡谋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伍连德父亲伍祺学16岁那年也到了南洋。伍连德在南洋(马来西亚)出生。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17岁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留学生,24岁获医学博士学位。
后经中国当时的外交官施肇基牵线,伍连德于1907年回到中国。1910年10月中国内蒙满州里首发鼠疫,疫情如江河决堤,死人无数。整个东北地区,人们笼罩在生死存亡恐怖阴影之下。疫情惊动清朝廷。此时,又是好友施肇基向朝廷推举了医学博士伍连德。伍公临危受命,以“总医官”身份亲赴东三省指挥抗疫。伍公亲自解剖尸体,查找疫因。首次指出,病菌通过空气飞沫“人传人”。果断颁布“封城封路”令,调动军队,民团武装,切断病菌向全国蔓延的路径。首制“伍氏口罩”,强力推行防疫措施。征用公私场所,重症轻症病人分区救治,集尸火化。仅用67天,控制了疫情。
伍公这种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是中国精神的瑰宝。
二、宣传伍连德,是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民族复兴的需要。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传统观念禁锢国民头脑,加之文盲众多,面对肺鼠疫,束手无策,听天由命,此时,饱读西方医学,掌握现代医学精髓的伍连德大派用场,解剖寻“凶”,无不以学识为底气。中国传统观念,土葬尸棺,万世相传。伍公冲破旧习,破除迷信,集尸火化,从源头上消灭病毒。这是何等的胆识和创新?
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人类又到了水深火热的时刻,如何抗疫,各国又面临进退大洗牌的抉择。
我国政府,广大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以伍连德清末抗疫的经验为参照,古为今用,果断创新,开拓前行,打了一场全球认可的“优等战”。其中,伍连德的榜样力量无不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辉。
三、宣传伍连德,是用好“杰出历史人物”的宣传效应,提高地方知名度,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需要。
伍连德在中国大地上奋斗了三十年,是中国现代防疫事业的奠基者,是中国现代医学实践的先驱。尤其是1911年4月他在沈阳主持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让中国国威大震,伍公也成了享誉全球的杰出抗疫英雄。作为伍公的同乡人,我们倍感光荣。
台山出了一个杰出历史人物,是不可多得无法复制的地方“名片”,作为同乡人,如何让伍博士“尊重科学,献身祖国”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激励后人继承其精神遗产,开拓前行,能不让我们深思吗?
2019年初,我在网络上大力宣传伍连德的抗疫事迹,并开始与家乡(下坪村委会)党支部书记联系,商讨建立“伍连德纪念园”的事,了解伍公故居的情况。书记还特别传来伍公故居照片和伍公后人到东北“伍连德研究所”活动的照片。书记坦言,以小地方的财力来建纪念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我把视线投向台山市政府。找到好友(市政协委员)关活明先生商量此事。可谓志同道合,关先生把我的“建言”写成“提案”,此事得到了台山市委常委李白云同志和市政协黄国忠副主席的重视,要求四九镇府积极配合,努力做好相关工作。我知道,有关部门已有专人负责此事,规划工作已在进行中。
我为“在台山境内修建伍连德纪念园,立铜像,命名道路或大街”大声疾呼,并希望政府出面,制订一个“建立伍连德纪念园捐款表彰方案”,广纳海内外善长仁翁的捐款,共襄善举。
多年来的“鼓与呼”,人们赋予我为“建园第一吹哨人”的美称,我也欣然接受。
我热切希望,家乡能发挥“名人效应”,把建设“伍连德纪念园”融进“乡村振兴”的大潮,让家乡变得更美更好更光彩。今天,我们出版《伍连德纪念专刊》,也是在“鼓与呼”。
是为序。
2022年1月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三平台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陈绮
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甄春花 陈
冰玲 魏台平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主
梁少华(兼)
……………………………………………………
……………………………………………………
《伍连德纪念专刊》
《伍连德纪念专辑》
编委会(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国亮 冯艺儒
许湛荣 李剑昌
伍国胜 伍蓬莱
陈荣卓 陈绮娜
林敬照 周慧君
梁少华
主编: 伍蓬莱
执行编辑: 周慧君

本平台读者“打赏金”全部归“文化艺术中心”。
如是新的捐款,请注明,并告知主编和执行编辑。
本平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