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红色文化影视宣传协会“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实
撰稿:孙青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101周年,增强全体成员对中国⾰命历史的了解,开拓视野,弘扬爱国精神,增强爱国意识,激发全员爱国主义情怀, 2022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1岁生日这天,河南驻马店朝霞红色文化影视宣传协会部分志愿者在会长孙保田、秘书长谢秀荣、主任孙青霞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位于确山县竹沟的“中国·鄂豫边省革命纪念馆”鄂豫边临时省委、省政府苏维埃)焦竹园革命遗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洗礼,体会党的发展,领略党的情怀。

鄂豫边纪念馆为砖瓦结构,座北朝南,四周以墙围成庭院,院内植种着各种花木,古朴典雅,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鄂豫边游击区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领导边区人民历尽难难险阻开辟的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 是豫、鄂、皖、湘、赣、闽、粤、浙南方8省16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方革命的摇篮, 在白色恐怖笼罩的环境下, 在党组规几度遭到严重破坏、几次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张星江、王国华等一批共产党人批身而出, 将河南和鄂豫边两地党组织合并成立鄂豫边省委,并建立起7个人3 支枪的红年游击队。英雄的队伍,革命的人民, 怀着对党的赤诚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前赴后继、浴血奋斗,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记载着一代革命志士英勇的壮举。在共产党领导下,边区人民用大刀、长茅作武器,与敌人进行斗争;用建立自卫会、自卫队的方法,建立基层苏维埃政权和武装组织;用交朋友的方式,与群众和国民党军建立统战关系;创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革命根据地,成为“星火燎原 ”的典型范例之一。

这里矗立着无数革命英烈永远的丰碑。这里有党中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深切关怀和具体指示,有刘少奇、货龙、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叶挺、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参与和领导;这里留下了张星江、王国华、周骏鸣、仝中玉、张旺午、文敏生等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这里洒下了陈香斋、邓一非、王恩九、徐中学等数以万计革命烈土和进步群众的鲜血。鄂豫边革命斗争历史彪炳千秋,鄂豫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们跟着历史的脚印参观了政训处、手枪连、组织科、民运科、少先队,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大刀、长矛、手榴弹,它们无声地躺在一个个玻璃展示柜中,透过厚重的历史长河将那段血雨腥风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展现,让志愿者们一个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念馆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开展党建活动的单位和组织,很多单位将入党宣誓现场选在了这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迎着火红的太阳,在国旗下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有力的声音气吞山河、直冲云霄。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无数中国共产党先辈的努力,本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充分说明一点: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志愿者以史为鉴,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党奋斗历史的不易,加深了志愿者们对党的感情与认识,更加领会党的宗旨与方针。追忆过去,把握当代,更加增强了民族⾃豪感与民族⾃信⼼。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道路上,胸中有大义、心里有大爱、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他们正是怀着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时代的朴素情怀,听党话,跟党走,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来时的路满布荆棘,未来的路光明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