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小时候好学求知的故事
朱伟云根据王尽美烈士资料整理改编
在2022年七一党生日之际,让我们铭记先烈,铭记先烈为我们流血牺牲,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济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一座英雄的城市。一百年前,先烈们就在我们这座城市播撒革命火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济南是全国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王尽美,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主任。他用一腔热血与坚定信仰为济南这座千年古城开启了崭新的红色篇章。
你知道他是怎样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吗?让我来为您讲述王尽美小时候好学求知的故事。从小“仓囤”到“王瑞俊”到“王尽美”,从一个懵懂孩童长成一个激进青年,最后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源于他的好学。

“书香济南,云享阅读”。我们来读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王尽美小时候好学求知的故事。
出生,取名“仓囤”
1898年,在山东诸城北杏村一间四面透风的小茅屋,王尽美出生于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家人为他起名叫“仓囤”。“仓囤”就是“粮仓”,希望这个男孩儿长大了,一家人能吃上饱饭。

童年,村里的故事迷
这个孩子很不幸,在他出生前四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童年时母亲经常给他讲故事,他是村里有名的故事迷。村里会讲故事的,让他磨得都把故事讲完了。
六岁,牧羊道上学说书
六岁的小“仓囤”每天一大早跑到牧羊道上,帮着王敬亭去放羊。王敬亭五十多岁,常年给地主家放羊,像个闷葫芦一样,却原来早年是个有名的说书艺人,后来被地主逼得这辈子再也不能说书。

为了求得王敬亭给他说书,风雨交加中,小“仓囤”前奔后跑,把羊群安全赶回,自己却因淋雨高烧不止。感动得王敬亭一跺脚,豁出去了,他清清嗓子,高声说道:“那武松进店,见店中无人应答,不禁怒目圆睁,高声大喊:“‘店家何在?’”声音洪亮,震得满屋空缸空罐嗡嗡作响。仓囤突然睁开了眼睛大声问道:“店家何在?”从此,仓囤就跟着王敬亭一边放羊一边学说书。
陪读,少年王瑞俊沙地画字
为了能够读书,他给地主家儿子当陪读。地主儿子不好好读书,他还要替他挨打。晚上回家,他折下树枝为笔,以地当纸,在沙地上画字,照着月光,写到半夜。临睡前,还躺在被窝里在肚皮上默写生字。先生非常喜欢这个用功的孩子,给他起名叫“王瑞俊”。
高小,师生敬重的“大学长”
求知,让少年王瑞俊具有了最初的革命意识。1913年,王瑞俊升入枳沟镇高级小学,他成为老师同学敬重的“大学长”,全校唯一的免费生。他开始关注时事,学习进步书刊,到四十里外诸城县立高小去借书,到八十里外相州王翔千家去借书。

济南求学,省立一师寻求革命
1918年王瑞俊怀揣着教育救国梦想到济南求学,他考取“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参加革命,尽善尽美唯解放
1921年,他与邓恩铭等人成立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从一大回来,站在千佛山上眺望家乡,写下豪言壮语:
贫富阶级见疆场,
尽善尽美唯解放。
潍水泥沙统入海,
乔有麓下看沧桑。
并把名字“王瑞俊”改为“王尽美”,发誓要为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世界而奋斗终生。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王尽美小时候好学求知的故事。从小“仓囤”到“王瑞俊”到“王尽美”,从一个懵懂孩童长成一个激进青年,最后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源于他的好学。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