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望星空
●杨 冰
许多年来,我在大地上东奔西走,走南闯北,无论身在何处,始终不忘仰望星空。
在岁月的蜿蜒中,我曾在泰山脚下遥远的乡村田野上仰望星空,曾在神秘的大凉山峡谷仰望星空,曾在浩瀚的巴丹吉林的沙漠仰望星空,也曾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仰望星空,还曾在中国北京航天城仰望星空。当然,还有许多地方,有我仰望星空的印记,比如洛阳、深圳、广州、嘉兴……在一次次的仰望中,穿过浩瀚星河的波涛,超越世俗的羁绊,忘却都市的喧嚣,透过历史的烟尘,放飞灵魂,去感受宇宙的神奇与奥妙。
我时常一个人孤独地亍立在空旷之上,长久地,长久地仰望星空。黑夜的深邃与沉寂,让我心静神凝;星空的奥秘与壮阔,又让我思绪涌动。面对神秘而幽深的宇宙,仰望繁星万点,我常常被星空那无限的神秘、无际的苍茫和无垠的辽远深深地震撼着,思绪被领到无思无言之境,梦想被牵引到缥缈空灵之中,留下的是对灿烂星空的憧憬,对无涯时空的敬畏,灵魂澄澈而浩瀚,似乎包容着宇宙,又似乎被宇宙包容。我化入万物,我融进星空。
我的生命和灵魂就在这种仰望中延续,也在一次次仰望中与深邃的星空对话。

因为仰望,所以看见——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句名言,阐释了对内心价值的追寻和对宇宙的探索是人类终极的理性走向,成为人类超越自身最具魅力的惊鸿一瞥。这种超越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感,让我感慨良多。
仰望星空,我时常会感受到个人生命的渺小与卑微。我知道,在生命之上是高高的山顶,而在山顶之上是高贵的上苍。对于行走在大地上的人来说,星空就是唯一的上苍,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山顶,寄存着我们未来的理想和灵魂的故乡。于是,我知道,在波澜不惊的日子之外,在油盐酱醋的生活之外,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还有追求,还有奋斗,还有梦想,还有远方。
感谢命运,感谢命运的馈赠,让我有机会参加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和北斗导航系统工程,这使我比许多人更有条件触摸星空,仰望星空,使我有机会让灵魂伴着火箭、飞船、卫星的一次次升腾与遨游,获得一个崭新的审视世界的视角。
于是,在一次次的仰望中,我时时观察着,思考着,探索着……事实上,“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因为仰望,所以记录——
仰望,既是一种生命动作,更是一种精神姿势。头顶的天空有多高,仰望就有多高;内心的大地有多远,仰望就有多远。由此,仰望如同一架梯子:血在我的体内攀登,梦在我的生命里攀登,文字在我的血和梦里攀登。于是,在无数次地仰望中,我用眼发现,用耳聆听,用心采访,并凝成纸上风景。
于是,在无数次的仰望之中,我创作完成了反映“两弹一星”题材的《惊天动地》(中国文联出版社),反映武器装备发展历程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之第一集《历史抉择》(中央电视台播出),反映载人航天工程题材的《国家高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反映月球探测工程题材的《走向深空》(《神剑》杂志社2022年第1期),反映航天测控题材的《遥指苍穹》(人民日报出版社,全国编研作品优秀奖),反映北斗产业化发展的《追梦征途》(金城出版社),以及正在创作的反映的《国之重器》。

许多年来,我以“仰望星空”的姿势,奔走在祖国的各地,亲眼见证了、亲耳听到了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屈指算来,我也写过几本书,获过中国图书奖等多个奖项。然而,我从来没有懈怠过。
创作《惊天动地》时,我是在北京郊外的一家部队农场里。没有书桌,就临时从班里抽;没有暖气,就从养鸡场借来了电暖箱;没有台灯,就马上派人去买……我知道,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对我是一种考验。我是业余作者,我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写作过程中,有几次我几乎痛苦的想放弃了。而且,驾驭“两弹一星”这样重大的题材也是首次。但是,当我看到当年的创业者从零起步,一样创造了人间奇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凭着对伟大事业的热爱,我大胆的书写,积极的探索,全身心投入,构建着我心中神圣的宫殿,描绘着历史的长河中那最为神圣的花朵……在将近三年多的时间里,我阅读了数百万字的资料,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在写作中,我沿着精神的高度,一级一级地攀登。也许我不能饱览秀美的景色,但我无怨无悔。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同吾先生、著名作家陈晓东先生、著名诗人王燕生老师先后为《惊天动地》作序或推荐。如今,他们三人都已驾鹤西去。许多时候,我仿佛看到,他们在遥远的天国注视着我。

创作《追梦征途》期间,我的老父亲离开了人世,竟然未能见上他老人家最后一面;我自己还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即使卧床休息,我心中想的还是创作。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追梦征途》这本书就像一块巨大而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上,在没有放下它之前,我必须分分秒秒惦记它、充实它、修改它、完善它……这本书还犹如攀登一座高山,我必须用尽全力攀登,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我必须博览群书,广搜素材,深入了解北斗系统,深刻理解北斗产业。这本书出版后,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有书评《为北斗产业化先锋而歌》《导航产业先锋的追梦征途》等书评,在各大媒体发表。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颗星,无论是耀眼的还是暗淡的,都代表着仰望者的一个梦想,一种姿势。
因为仰望,所以继续——
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时间飞逝,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人生在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些有意义的事会留在脑海,经久不衰难以退去。往事,可以构成难忘的回忆。
我知道,明天还在继续,故事依然在继续。而忠实地记录它,客观地反映它,就是创作的意义。如果可能,我将继续关注他们,不断追踪他们的故事。
我知道,无论惊天动地的壮举,还是平凡如泥的故事,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但是,只要精神的大厦不倒,只要心灵永远站立,那英雄的故事和歌声就将永远活着……
无论你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论你和我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因为您读到我的文字,我在此对您说一声“谢谢”!谢谢每一位读到我拙作的朋友,因为有您们的理解与支持,我的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因为有您们关心与关注,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美好。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心心相通……
2022.6.27
(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