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后语故事趣谈(三则)
文/周丕奎(整理)
过年这一天是一年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女人们忙着打扫卫生,做着各种食品及各种祭品,男人们则张贴对联,翻找出尘封了一年的各种祭器......。
老于因房屋装修,悬挂祖谱的位置须重新选订。于是,老于找出锤子,钉子等物件,悬挂祖谱是一项认真仔细的工作,须数次校正才能完成。为方便校正,老于随手把卷起的祖谱,夹在了两腿之间。
订好钉子以后,准备挂祖谱。左找右找就是不见了祖谱,性急之下,老于便喊正在忙呼的妻子,妻闻讯赶过来,随即哈哈大笑,手指老于双腿。老于低头一瞧,尴尬的随口来了一句:“这不骑驴找驴吗!″
自此便有了歇后语:老于挂祖谱一一骑驴找驴

(二) 请客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那时虽贫,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但凡有点交情,从正月初一开始,互相请客。(俗称邻桌酒)
那时候的人相当客气,请客得提前通知,宴席前几个小时,就开始挨个请了,最难请的须三番五次才能请到。不象现在电话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因为中午准备请客,早饭后的老宋,便开始下通知了。在路上遇到几个人在街上闲聊,礼貌性的打过招呼,他们问老宋忙什么?老宋哈哈一笑:“今中午请客,伙计们都去吧!″本是句客套话,老宋也没放在心上。
临近中午,请的客人陆陆续续到了,尤其那几个在街上遇见的,一个不落全部到齐。而老宋要请的人,却因种种原因而未到齐。
宴席开始,老宋左顾右盼,不禁感叹:“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闻言,众人面面相觑,随后,有几人起身离去。此时,不知所措的老宋又道:“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都走了。″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离席而去。
自此便有了歇后语:
老宋请客一一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
老宋请客一一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都走了。

(三) 问好
有一四口之家,老大憨厚老实,以至到了婚龄,仍无媒人上门(那时六,七十年代,都是媒人介绍)。结果反而伶俐的老二顺利的定下了婚约。
那时经过媒人介绍,互相相中以后,下一步订亲。订亲是很隆重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这门亲事算正式订下了。
老妈知大儿憨厚,千咛万嘱:“你弟媳妇来了,千万别跟她没大没小,因为你是哥哥,要有个哥哥样″。老大连连点头,把老妈话默记在心。
到了订亲这一天,一家人早早忙乎了起来。新媳妇到来,老二忙着一一介绍,大哥坐在小板凳上一声不吭在烧火。弟弟指着大哥对媳妇说:“这是咱哥哥″媳妇立即叫到:“大哥好″任谁也没想到大哥来了一句:“我不跟你没大没小”随即爱搭不理的继续烧火。众人瞬间错愕。婆婆倒也机灵,用脚轻轻踢了下老大,对新媳妇说:“你大哥真逗”众人闻言,纷纷附合。
自此便有了歇后语:
兄媳妇问好一一不跟你没大没小



作者简介,周丕奎,农民工,长年与钢筋打交道,也做点小生意。喜欢文学,偶尔有感而发,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