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棣南池相关诗文匾联解读
文/刘长明
编者按:
明清时期,在无棣县城有一处集家学、旅游、休闲、宗教、历史、爱国主义等文化于一体的古代文化圣地——南池。南池的位置较明确,清康熙《海丰县志》及民国《无棣县志》均有记载,城关图亦有标注。据《海丰乡土志·地理·古迹》记载:“南池,城南半里,为前明刘参政昂养鱼池,从孙宪副三顾重修,今惟滕花仅存。”
南池,原本是明朝刘昂(冀鲁刘氏第五世,字廷举,进士,仕至浙江布政使司参政,敕建进士坊,祀无棣忠义孝悌祠、陕西庆阳名宦祠)的养鱼处。到了清朝时,刘昂后裔刘三顾(冀鲁刘氏第十世,字泰征,举人,仕至潼关道副使改监军道,祀无棣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进行了重修,成为无棣一处自然、人文景观。

清康熙《海丰县志》、清宣统《海丰乡土志》、民国《无棣县志》等志书记载无棣南池诗文匾联等相对较少,十卷本《无棣刘氏族谱》记载的较详实,多为本邑知县、名士及外地世家大族、刘氏的亲友故交等所题赠匾联诗文,如武定府李之庄(清重臣李之芳胞弟)、淄川县唐梦赉、沾化县苏氏、李氏、博昌劳氏、四川长宁县周洪谟(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本邑吴氏、高氏、袁氏、谷氏、王氏、杨氏、李氏、张氏等。
南池为明、清时期刘氏家族所有。刘氏以南池为地理坐标,相当于郡望、堂号,无棣刘氏必尊南池;而南池也因刘氏闻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近年来,无棣刘氏第二十二代后裔刘长明反复研读《无棣刘氏族谱》,有所领悟,遂作《无棣南池相关诗文匾联解读》,本刊从即日起连载,祈请方家教正。

无棣南池相关诗文匾联解读
文/刘长明
一
巡司周赠南池
层层耸翠映清泉,
郭外溁洄胜辋川。
画阁轻移花带雨,
仙桥飞渡柳含烟。
澄心处处逐流水,
任意闲闲拟洞天。
但得武陵渔棹引,
桃津何地不忘年。
诗后小注:巡司,南人也,讳士达。能文,有诗才。该诗出自《无棣刘氏族谱》。
巡司,为巡检司的省称,元、明、清为九品官。周士达,民国《无棣县志》记载:广东南海人,康熙年任海丰(今无棣)巡检。具体资料暂未详。
以年代推算,此诗应为赠与刘汝鲁的。且作者极有可能来过无棣南池,要不然,他怎么能描绘出南池的景色。

首联,层层耸翠,形容南池周围的草木茂盛、高低错落。映清泉,当指南池;另,家谱记载,南池外尚有十余口水井,至今为永利。郭外,指南池所在位置,南池位于古城南门(内城)外十字街南(外城)路东,是为“郭外”。溁洄,溁同“潆”,指水流潆绕回旋貌。胜辋川,南池胜境的美要胜过终南山下王维的辋川别业。
颔联,该联所描述与家谱记载相符,“亭台楼榭花木极一时之盛”。仙桥,或为迎仙桥,但吕祖祠、迎仙桥为刘三顾所建。
颈联,转为抒情,由上两联的景过渡到该联的情。写到“澄心”和“任意”,清静无为,云水生涯。
尾联,引用陶渊明武陵桃源的典故来结尾,超然世外,意境高远。起承转合,美妙自如。

二
客赠宪副公归里
清清白白返故乡,
十年赢得一空囊。
亲朋故友如相问,
风生两袖傲林塘。
该诗出自《无棣刘氏族谱》,作者不详,为赠与刘三顾被劾归里的诗。据现有资料,刘三顾归里修葺南池当为明崇祯十年1637年(刘三顾时年65岁),该诗当作于此时。
该诗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巧妙化用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明于谦《入京》“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等诗句。
“十年赢得一空囊”句,描述刘三顾的清贫。《无棣刘氏族谱》记载:“公(刘三顾)宦游二十余年,清介自守……归田日,往往求贷于人,至有绝粮终日者。”《无棣文征》张克家康熙甲辰(康熙三年,1664年)《公举刘宪副乡贤呈》中说:“解组言归,甫得身栖三径;杜门却扫,洵称囊乏一钱。扬历九迁官,迭见吏畏民怀之实;宦达二十载,无改敝车羸马之风。”张克家《祭刘宪副祀乡贤文》中说:“政成三异,囊乏一钱。”为官二十余年,文武全才,政绩有声,官居三品,回得家来,向人借钱度日,甚至断粮,困顿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风生两袖傲林塘”句,“傲”字为点睛之笔,刘三顾的禀性特点跃然纸上。林塘,即指南池。康熙《海丰县志》记载:“公(刘三顾)抗直任事,与当事议不合,被劾,归。历官二十载,囊无赢资,葺南池旧业,以居茅屋荆扉,日偕故老谈饮。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春卒。”
三
谒吕仙祠(甲申夏避地于此)
柘城 王应昌
烟波临古渡,选胜起仙祠。
滩有严陵钓,风生习郁池。
白云垂叆叇,黄鹤影参差。
宦海频回首,蓬莱即在兹。
该诗出自清康熙九年(1670年)《海丰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诗歌。作者王应昌,字亮之,号雪园,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初任河北交河县令,以不畏豪强称。清田治盗,督学除弊,又重建交河驿站,交河百姓立祠纪念。
明崇祯癸未十六年(1643年)考核官吏,王应昌获第一,即将调京补缺,但因李自成起义而失去机会。清初召为御史,历巡按浙江、安徽、直隶,皆有政声。五十三岁卒于任上。



作者风采:

刘长明,男,中共党员,1985年11月生,滨州市无棣县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无棣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兼任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甲状腺癌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风湿免疫专科联盟委员、滨州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选赴革命圣地——江西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现为无棣县诗词学会会员、无棣县作家协会会员。业余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大学校刊、《山东文学》、《人文医学》、《中国当代诗词选集》、《当代诗综》、《山东大众网》、《蒲湖诗词》、《棠棣诗词》、《激情赞歌》、《黉门吟赋》、《黄河诗笺》、《无棣大众》、山东大众网、山东财经网、无棣方圆、无棣县融媒体、无棣县人民医院官网等报刊、网站,多次参加县、市级摄影、征文比赛并获奖,并荣获“关爱教育诗词家”、“当代诗词发展基础贡献者”等称号。近年来注重挖掘无棣刘氏家族文化,《无棣南池刘氏诗文匾联》连载刊发于《无棣大众》副刊,并被《文化无棣》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