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60后,曾获扬子江年度诗人奖、闻一多诗歌奖、十月文学奖、李杜诗歌奖、赤子诗歌奖等奖项,出版诗集《我的乡愁和你们不同》等,现居宜昌。
▍孤独的物种
河边提水的人,把一条大河
饲养在水桶中
某些时刻,月亮也爬进来
他吃惊于这么容易
就养活了一个孤独的物种
他享受这样的独处
像敲击一台老式打字机,他在树林里
停顿或走动
但他有时也去想,那所逃离的城市
那里的人们睡了吗
是否有一个不明飞行物
悄悄飞临了它的上空
这样想着,他睡了
他梦见自己变成深夜大街上
一个绿色的邮筒
——孤单、落伍,却装满
来自四面八方的道路
▍夜行记
群峰起伏,仿佛语种之间
伟大的翻译
就这样穿行于峡谷中
我们谈起世事经乱
—— 谈起简体和繁体曾是一个字
弘一法师和李叔同,是一个人
昨天和明天,使用的是同一天
当谈到这些,天地朗廓,万籁寂静
惟有星河呼啸而来
像临终关怀……
圆
圆从苍穹、果实
和乳房上
找到了自己
它也从炮弹坑、伤口
穷人的空碗中
找到了
残损的部分
涟漪在扩大,那是消失在努力
而泪珠说
——请给圆
找一个最软的住所
所有的弧度都已显现
所有的圆,都抱不住
它的阴影……
测不准
岁月提供的东西,足够可以
总结这个世界。
但我还在等待未发生的事情
——鱼缸里的金鱼,何时能游过
那块透明的玻璃。
客厅里的桌椅,在我出门时
会不会离家出走……
我努力的去想,世界就越接近
测不准原理。
不想这些多好啊,我就变得轻松
像飞机把天空
留在了天空……
善
从孩子们的委屈中
可以发现的
就可以在老男人的羞怯中
加以持存
就可以从一位妇女顶针下的
细致和耐心中
加以巩固
尽管这稀缺的资源,对地球
是无效的。
但它作用于我。
尽管我想起这些时
天空并不存在古老,也根本
没有过年轻。
不说之诗
社会进入老年化。这不仅仅指年龄
更有一个国家的心态
想当年,刚刚踏入社会
街头流行摇摆舞
三十多年过去,摇摆舞变成了
大妈们的广场舞
三十多年了,最初我们还有北岛和崔健
现在只有清新的“小苹果”
陈先发说,写作里要有一套抑制机制
问题是,我们没有。
所以,我写的越来越少。也丧失了
说话的热情。
因为所说、说写
并不比我的沉默
知道的更多
取景框
我手机的桌面上,有一款
叫“形色”的工具
它可以辨别
成千上万种植物。
那天在袁家界的
森林公园。
它替我辨认出珙桐、鹅掌楸、里白蕨、钟萼木……
后来,我把取景框
对准自己
它给出答案:豆科。皱皮黧豆。
可信度7%。
我怎么和皱皮黧
发生了7%的联系
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想
那93%的不可信
到底又属于什么物种
数显表
确立一种简洁、精准
而包罗万象的语言。
这是我从一个数学家那里获取的。
万物隐藏它的数显表,行进在
十进位制的大军中
——三围、空气质量、战争规模、贫困线
福乐彩、护舒宝的纯棉度、历史进程、经济指数
离婚率、核当量、无限可分的原子……
我想起民间的唱丧人,在守灵夜唱到:
——“天空好比鸡蛋清,大地才是鸡蛋黄。”
那么,我可以从混沌的世界中
描述一个少女的明亮吗
——那宇宙的第二种光速
这个沉沦世界升起来的
阿基米德浮力
论语言
我们发射的语言,并没有
在所指的事物上
着陆。当测试词与物
本体的内部
都是电阻。
而呆在她身体的
最小房间里
我想着超导材料
它真的不是来自物理学
所有亮起来的事物
都经过了交流
但我需要的
是异于人工照明的语言。
它们应该像天体,被黑暗包裹
熠熠生辉
论短暂
越爱,就越怕
我的怕,也是悉达多的怕。
当这个迦毗罗卫国的英俊王子
从锦衣玉食中
看到万骨枯。
他也从悉达多变成释迦摩尼。
这也许是一切宗教的起源吧
所以,当我说起佛祖、耶稣基督、观世音菩萨
说起秦始皇、凯撒大帝和古代的炼丹术
我其实在说
我们最初的怕
论大海
大海动用庞大的开支
安置着它自己。
我来得有些晚,正好遇上
它的拖延症。
多么广义的收藏夹啊,
多么浩瀚的浏览量。
但万事已过,流水
不过它们的身后事。
但波涛永不撤销,在反复中
完成着伟大的无用论。
所以
我不再思考局限性了。而是
把它们叠好,放回
还给万物。
因为世界各就其位
因为大海就是大海的样子
树木也就树木的高度……
那么多因为之后,我还是想
避开所以。
但所以啊……
所以我放弃把大海
从它的“大”中解救出来。
所以,在这颗星球上
我是唯心的。面对其他的行星
则彻底的唯物。
所以,宇宙并不关心泪水
亲密只是大地上的事情
所以,这首诗没有很好的结尾
而我需要
这样的败笔。
雨中进山
那些昆虫、蔓藤和苔癣,它们是慢的
它们像气候中的一块潮湿,慢慢打开
它们让你雨中进山,或在一首诗里斜身打量
雨在下,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雨水中,植物的体验也是细致的
无数的小不点,从一片叶子滚落到另一片叶子
最后渗进植被。它们的样子无声无息
让人放心,也叫人爱惜
这样的转化要是在一首诗里继续
会有怎样的语气?
山涧升起汽雾,两小无猜的是松果和松鼠
而雨依旧在下,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你走出这格外的地方
松针回到了时针
给薇依
夜读薇依,时窗外电闪雷鸣
我心绪平静
想想她出生1909年,应是我的祖母
想想19岁的巴黎漂亮女生,应是我的恋人
想想34岁死于饥饿,应是我的姐妹
想想她一生都在贫贱中爱,应是我的母亲
那一夜,骤雨不停
一道霹雳击穿了附近的变电器
我在黑暗里哆嗦着,而火柴
在哪里?
整个世界漆黑。我低如屋檐
风暴之中,滚雷响过,仿佛如她所言:
————“伟大只能是孤独的、无生息的、
无回音的……”
降临之夜
那个雪夜,周遭异常寒冷。
整个小镇
只有基督教堂
传来穷人们热烈的
歌声。
不由自主的进去,带眼镜的神父
迎接着我:孩子,近前来吧
不管有怎样的挣扎和罪
因信靠,就会得安宁……
我已四十有七,他竟然叫我孩子。
我已四十有七,竟然顺应了他的呼声。
那个夜晚,一定有什么发生了改变。
试想想,那么冷的冬夜
那么一群贫穷的人,他们却满是喜乐和至福
你不得不相信,有一种东西
从天上降临。
步出教堂,雪依旧在下。
我走在每天都要经历的街上
发现眼前的一切
已变得和以往
有些不同。
客观性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
人体有206块骨头
蜂鸟的振翅达到每秒80次
蜉蝣的一生也就十几个小时
来自甘肃的煤窑工张德清
尸体从矿井里刨出
身上有7处骨折,和9块8毛的现金
物理的世界不为所动
——地球依旧按原来的速度公转
国家的《新闻联播》,也在晚间七点
准时的播出……
世界之观
古埃及人在沙漠上,种活了
巨大的石头。
蜀国的工匠,用一块金箔
把扇形的成都平原
打制成一只飞旋的太阳神鸟。
叹为观止的文明,它们来过又消失
置身过去的现场,一种看不见的引力
验证爱因斯坦所言:在巨大质量的附近
连光也会弯曲。
而从博物馆到天文台,我换乘着
通观世界的交通工具。
我把时间留在了身后,在那儿
考古队员还在剥离木乃伊上碳化的纤维。
展柜里的文物,还在反生氧化反应
而讲解员,正在竭力讨好大众的口味。
而我所到的地方告诉我
——水星上并没有水,《道德经》里
也没有他们所说的道德
空寂之道
一只碗,守着它的形状。
这里面,有一种毕其一生的东西。
你无法将那东西倒出来,它是空的,看不见的。
它让人想起那位旷世的画师,晚年放弃了色彩
绝迹于空无。
哦,空无。恍如一个球状的回声冉冉升起。
在它的边际,大唐东土的玄裝
还跋涉在大漠西域的途中。
广寒宫的吴刚,还在砍那颗砍不断的树
而面壁的达摩,依旧一动不动。
而画师、达摩、玄裝、吴刚……
他们都在毕其一生中
和这只碗融为一体。
现在,打破这只碗
但我打不破,它的空。
新生
待在一幅荷兰的静物画里,它像明矾
过滤着外部的喧闹和浑浊
——雨患中那个窒息的隧道,喀布尔机场上空
掉下来的青年;链条中那位痴呆的母亲……
一波一波的悲情、撕裂、纷争,吊打着世界的眼球
但这来得快又去得快的汹涌中,留下的只是速效的遗忘
速效的麻痹,速效的适应。
是该转身了,一个声音已拉响内心的警报
——你要把自己从这里带出来,带到一个更高的地方。
而现在,我转身在这幅十七世纪的静物画前
它像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生存指南。
我看着画布里的桌椅、花瓶、植物
和光线投射到它们身上的角度和阴影。
它们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也是什么样子
将来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哦,一种来自空间和时间里的公正,在修正我诗歌的伦理。
并让我在裹挟的生活里,获得深陷其中
又置之度外的能力。
布的咏叹
她赤裸,而你心里藏着一块布。
你是那个一直想撕开她的人,而现在
你想把那块布掏出来。
多么含混的念头,盘踞在同一个大脑。
就像那条扭动的蛇,爬到苹果树下
但你不是亚当,她更接近夏娃。
这是有关布的起源吗?
并非所有的布都带有私密性。当它在硝烟中
以战旗的面目出现。布消失
而荣耀、圣神、庄严和集体感
让它获得高无上的位置。
只有当风吹动它时,它才回到布的属性。
看来,风比人类更清醒,也更勇敢
就像它掀开梦莲玛露的裙子
——在那样的一个地方,露出那样一小块布
却秒杀了
全世界的男人。
等待戈多
写不出一个字,感觉弹尽粮绝。
可一种无法放弃,像马里乌波尔。
你对自己说:要把每一首诗
写的像亚速钢铁厂。
你知道那座冷战时期的坚固建筑
有着纵横的地下掩体。
如今,那里除了困守的士兵,还有几百个避难的妇孺。
你看过一张传出来的照片:空袭之后
地下室的孩子们,重新抱起他们的玩具。
一个缠满绷带的老人
在给几只猫咪投食。
这些暗无天日中的生命,已有一个多月
没有见到阳光了。
但对于正在写这首诗的人
他们就是阳光,是窒息中的
一股新鲜空气。
论短暂
读相对论,我读到的
是时空对自身的同情,以及永恒
带给万物的伤悲。
就像我刚从西安回来,还在消化
那过于迅速的缓慢。
那天在兵马俑,重见天日的浩大现场
几个考古队员,还在一层一层
挖掘时间和空间。
导游也在游人的惊叹和闪光灯的咔嚓声中
骄傲的强调:世界第八大奇迹
面对眼前壮观的一幕,我不澎湃
有些走神。
我想,二千多年了,瀛海蓬岛的童男童女
还在寻找长生不老药。
而那个渴望永生的帝王
他君临天下,只活了49岁。
论羔羊
当犹大知道自己被安排,也清楚
剧情不会反转。他并没有
从那个糟糕的角色里跑开。
按主所愿,他径直走向预设的厄运和结局。
直至被唾沫、责骂和羞死所淹没。
而透过历代的抛弃,我看到这个人眼里的无辜
和他独自咽下的委屈。
我一直想问:主宰一切的神
你把那么多的污秽,分配到一个人头上
让他万劫不复
你是否为你的操控不安,你有不有
负罪感。
时间书
玻璃还没有发明之前
天空就是透明的,河水
也结过冰。
已经活过的人,也从活着中看到了活的虚拟。
玻璃并非作为喻体诞生的
但它天生它们的特质
那个在水上写字的和尚,那些万花筒中的孩子
那飞过又消失在头顶的飞机……
它们从不同途径
传递同一个信息
——这是一个易碎、易裂的世界
需要小心的轻放,不可碰撞。
塔
历代的塔,都走了很远
才停在要来的地方。
当停下,它身体中作为材料的部分
已溶解成善的胎身。
我吃惊于如此朴素的收敛
仿佛替臃肿的世界在束身。
现在,想要一座塔
留在建筑学的范畴,几无可能。
因为一道目光,从它体内破空而出。
我沐浴过这样的注视:宽广、慈悲、平和
带着它无边的接纳和永久的许可
护送着这娑婆世界
翻越自我的樊笼。
在癌症房,与孙红云
佛陀也经历了
生老病死的一生。
耶稣在出卖之夜,软弱地
跪了下来。
无能无力的时刻,我看到
更大的无能为力。
更大的阿门。
更大的阿弥陀佛。
一席谈
三月初七,在青峰寺
我和一个佛的游方弟子
谈到何以言。
他说:忘掉语言靠近一首诗。
他话起时,一只蜜蜂
停在花蕊上,一只鹰在扩大山谷的胸襟
而一阵风松开了所有的山林
我感到无穷动。
他饮口茶,继续道:
像这阵风,从这座山翻过去然后再翻过去
然后再接着翻过去
就会遇到那个抱着空气弹琴的隐士
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弹
一把看不到的琴。
你要找到这个忘言的大师,所有音乐的大先生。
回旋曲
所有的水,都知道波浪的起源。
所有的路,都用尽了自己。
所有的砧板,都累积人的餍足。
所有的睡眠,都是对死后提前的温习
我少年走过的大路,已经萎缩;童年爬过的树
也无影无踪。我在科尔沁草原遇到的云,铁路沿线
遇到的脸,深夜大街上遇到的流浪狗
他们像一张磁卡,慢慢消磁
我听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煤的形成需要几亿年。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我确定着自己
——我遇到最暖的水是羊水。
我见到最冷的火,是磷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