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仙寺怀古(一)
(2019丶5丶12)
入林寻圣逐凡尘,几友同行倍觉珍。
草密已知人踏少,山荒由任鸟啼频。
洗肝有字重涂漆,觅迹无垣多费神。
勘地来龙丫髻起,三姑择址好栖身。
(注:此地清朝曾有一官员游题写“洗肝”两字。现有人重新油漆一遍)

三仙寺怀古(二)
(2019丶5丶12)
同行皆是诗文友,古寺寻踪已觉迟。
仙迹难逢徒自恨,阶痕仍在有谁悲?
平观到处群山耸,俯察来途四野奇。
泉水终年流不涸,冲天一凤展姿仪。

三仙寺怀古(三)
(2019丶5丶12)
何惧山林野陌阡,三仙古寺我怀仙。
去尘尚有流泉水,寻迹犹存断壁砖。
石上旧藤还带叶,洞中新烛已无烟。
升平世道该重建,香火同祈可盛延。
三仙寺怀古(四)
(2019丶5丶12)
几友登临观大千,伤怀触景事萦牵。
盛名曾旺四方客,空洞难留三姐仙。
荒废有缘悲世道,重修待日冀人贤。
今来此地醉迷我,写就庸诗上网篇。


三仙寺怀古(五)
(2019丶5丶13)
入山寻圣仄途遐,拦阻横斜柯乱叉。
藤树互缠同绿叶,口涎化作异红花。
午时热气身尤累,八二高龄志可嘉。
彩凤冲天灵一处,三姑得道此为家。
(注:三仙寺原有一种红花特异,其他山头没有,传说是三姑娘口涎化作而成。)

三仙寺游记
(2019.6.4)
文/廖宗林
蝉鸣初夏,骚朋相约,同游三仙古寺遗址,共抒翰墨情怀。是日也,天朗气清,阳和景明。驾轻车而达公益;盘羊肠而上凤岭。峦峰苍莽,俊鸟鸣于翠林;山径蜿蜒,清溪源自高壑。“洗肝”两字尚清,壁石依然无损。伫立凝神,尊先贤之坦荡;危途登步,观吾侪之痴迷。山崇路陡,赞八十耆龄之可嘉;寺废洞存,叹百年古跡已化尘。
此乃新宁旧八景之胜地。曾兴两邑招四方之远民。址前环顾。古松挺拔,郁郁葱葱;仙溪跌宕,涓涓潺潺。足下青砖犹在;眼前石墩尚存。见物遐思,前事历历:寺庭若市,香烛盈炉。同瞻仙容,祈求一签。纵目远游。右侧丫髻腾烟;左傍雷峰起雾。潭江玉带缠于山后;三台城廓列于堂前。田畴泛绿,铁塔直接新城;江河荡波,机船可出远洋。三姐登仙,邂逅东坡。一段美谈佳话,至今未泯;百年沧桑史跡,斯地犹存。
于今世泰人和,百事兴隆,众心至善,复兴古寺正宜。冀时政重视,梓侨同心,集腋成裘,齐力扛鼎,玉成此事。


作者简介:
廖宗林,台山市水步镇罗边村委会和平村人。生于一九五零年六月。广东岭南诗社会员、台山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与老师谢強德合著《清风和韵》唱和集。自己著有《繁花镜影》诗词集。作品曾发表于《岭南诗歌》、《台山诗词》等各种刊物。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甄春花 陈冰玲 魏台平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执行编辑:陈绮娜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