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頭墨寶為陳宜浩老師題字

蔡瑞義,香港廈門聯誼總會永遠榮譽會長、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廈門市僑聯顧問、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特邀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顧問、香港詩詞學會榮譽會長、福建詩詞學會特邀理事。著有《帚珍集》、《帚珍集(續)》、《帚珍集(三)》。

蔡瑞義二十四節氣吟

(一)
立春
梅花搖曳雪初收,澗水潺潺石上流。
桃蕊飛紅鶯語囀,柳芽抽碧竹風幽。
眸驚逐日凌霄鶴,心繫追雲破浪舟。
一曲瑤琴迎歲首,詩人高唱大江頭。
(二)
雨水
大地春回水尚寒,遙天歸雁倚欄看。
杏桃搖曳迎風笑,絲竹悠揚漏夜彈。
前路林深雲霭霭,遠山霧障雨漫漫。
踏霜老骥蹄猶健,萬里宵征月滿鞍。
(三)
驚蟄
夜半雷鳴震九天,一窗風雨伴無眠。
老牛清早耕荒地,新燕黄昏戲碧泉。
隱隱青山雲繞月,滔滔綠水竹籠煙。
復蘇萬物春光媚,詩意縱橫玉案前。
(四)
春分
萬里神州蕩瑞氛,黃鶯百囀欲留雲。
一江鳧鴨水方暖,滿樹梨花香已薰。
碧月千家圓曉夢,虛名七秩愧榆枌。
大江南北風光異,晝夜陰陽半對分。
(五)
清明
微風細雨喜澄明,處處傳來布谷聲。
兩岸輕煙飄柳絮,一宵舊夢系山城。
雲嵐出岫無心顧,晝夜歸家不問程。
芳草迷離侵遠道,遙看桑梓正新晴。
(六)
谷雨
一川春雨叫鉤輈,忍向江干送遠舟。
氣節由來歌屈子,雁魚唯恐化泥牛。
喜看苗圃盈千樹,何懼煙雲蕩九州。
四野蛙鳴苗鬱鬱,老農戴月樂悠悠。
(七)
立夏
日暖雲輕夏木蒼,坐看翠嶺獨持觴。
薰風習習搖池水,絲雨霏霏潤海棠。
杜宇聲中春已盡,桃花魂里韻猶揚。
遷流四序天時順,何必逢人說盛唐。
(八)
小滿
夕照群鶯一樹喧,風吹秀穗醉田園。
池荷出水誰家院,梅雨連天南國門。
宋瑞舍身名愈重,杜鵑啼血品尤尊。
可憐千里思鄉客,遙托冰輪寄夢魂。
(九)
芒種
碧田一片接穹蒼,金麥千畦染陌黃。
梅雨乍停逢日出,稻芒初露向天揚。
白鷗振翮凌蒼宇,弱柳搖風作淡妝。
維海滔滔雲霧渺,飛舟遏浪樂無央。
(十)
夏至
一天月色共潮生,十里荷花翠蓋擎。
晝晷當隨幽梦短,薰風戲拂碧筠橫。
雨狂池滿憐蟬噪,峰峻雲浮聽笛聲。
捧讀瑤章思緒遠,教人頓起故園情。
(十一)
小暑
遙望驕陽若火爐,荷塘水滿戲魚鳧。
芳汀柳樹薰風拂,綠岸農家濕氣濡。
汗滴猶憐禾下土,時光渾若隙過駒。
一腔忠孝蒼天鑒,獨種藍田抱碧瑜。
(十二)
大暑
蒸溽陰霾虐久時,狂風淫雨訊何知。
一窗柳色憐秋近,盈耳蛙聲怨草離。
隔岸每思神女賦,登樓高頌仲宣辭。
烏雲漸散朝霞燦,信歩荷塘笑展眉。
(十三)
立秋
拂簾風暖熱難消,抬望天邊雲若燒。
幾縷青煙高寺近,一輪明月碧穹遙。
欲驅酷暑空持扇,直盼寒流頓起飈。
何必傷秋徒悵惘,西湖他日品參寥。
(十四)
處暑
雨歇叢林蟬噤聲,斂收陽氣暮雲橫。
秋風殘暑吹千樹,枕簟新涼報五更。
浪激帆揚滄海闊,林疏蛩咽碧天晴。
邀朋攜酒爐峰上,覓句聯吟賞月明。
(十五)
白露
碧泉緩緩繞山流,驛外幽林聞暮鳩。
蘆草萋萋侵遠岸,金風陣陣拂高樓。
迢遙關塞沐晨旭,浩瀚煙波唱晚舟。
歲月崢嶸湘水逝,長沙一曲誦千秋。
(十六)
秋分
半去三秋孰與爭,一池圓月碧波平。
風搖丹桂傳芳韻,雲湧玄穹聽雁聲。
每抱心初祈國盛,猶吟詩老到天明。
壯懷激烈征途遠,何懼蒼顔敢請纓。
(十七)
寒露
梧桐葉落北枝寒,麥壟農夫影未單。
犁地揚鞭聞晚笛,荷鋤歸路戴銀盤。
高情逸韻詩心潔,淡飯清茶夢境安。
待到他時還故里,秋庭霜菊倚欄看。
(十八)
霜降
一山野樹色初凋,萬里金秋楓葉蕭。
霜重花黃朝雨細,穹碧雲淡玉娥遙。
接天稻海風掀浪,映月禪庭石傍蕉。
翹首憑欄桑梓遠,衡陽南嶽雁寥寥。
(十九)
立冬
登舟遠棹未嫌遲,欣看香江破霧迷。
赤縣昇平騰紫氣,朔風驟起挺瓊枝。
驅妖奮舉軒轅劍,把盞高吟陶令詩。
冬夜誰人情繾綣,一支橫笛向天吹。
(二十)
小雪
揮毫展卷月三更,翹首玄穹北斗橫。
風遞千山凌雪志,夢牽萬里戍邊兵。
心中有意詩難盡,天外無虹梅欲生。
遠處寒燈明復滅,敲窗玉絮伴琴聲。
(二十一)
大雪
一曲陽春動昊天,千山玉砌兆豐年。
蕭蕭落葉風中逝,寂寂寒梅驛外憐。
尋鶴每吟崔顥句,枕戈總憶祖生鞭。
紛霏六出窗前舞,逐夢初心夜未眠。
(二十二)
冬至
城頭雲凍暮煙蒼,孤榻風寒夜最長。
方看早梅枝掛雪,又臨亞歲髪添霜。
半山藴氣春將至,萬里無波海渺茫。
席上伊誰歌一曲,玉音三日繞雕樑。
(二十三)
小寒
秦嶺尋梅千樹紅。峨嵋吐月古今同。
五原驛外侵荒草,三楚天邊已斷鴻。
眉白鬢斑心尚壯,夢長日短歲將窮。
群山待得春風起,萬里還看皚雪融。
(二十四)
大寒
翹首蒼穹天地寬,吟詩煮茗不知寒。
堪憐淡淡梅枝瘦,忍對蕭蕭楓葉殘。
十里人家聞臘酒,一輪江月照朱欄。
勁松搖翠情如故,芳景無邊誰共看?

社長:李安娜
副社長:陳宜浩、梅約彌、陳旭東、陳振西、李英
總編:李錫球
副總編:李建中、陳旭東、陳峰、徐一文
主編:陳峰
副主編:許靖祥、呂輝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