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人”有了“幸福的家”
文/提秀莲
凤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岩湾村一个山峡口找到他的时候,“野人”李平娃(化名),就倚坐在废弃的车箱边上。他脏兮兮的头发蓬散着,粘满灰垢的胡子几乎圈盖了三分之二的污迹斑斑且表情阴翳的脸,乌黑的双手,搭在曲起的光腿膝盖上,只有指甲还是白的。缠在身上的套头衫,只能从衣服的褶邹处才能看出原来的底色,真真应了“满面尘垢烟灰色,两鬓茅蓬十指黑了”。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喊他上车,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工作人员只好上前去拉他,一股冲人的异味让人忍不住想捂鼻子。“野人”李平娃看人要抓他,站起身来,乱抡着胳膊喊道:“你个楞怂客,你个楞怂客!我打死你!”又喊叫着,提着裤子跑到光影斑斓的村道上。
凤县救助站的车,只得跟在他后面慢慢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边跟着他往前走,一边哄着他说,送他去吃好吃的,给他去买新衣服,直到走了几十里后,才把他哄到车上。这时,工作人员已经走得双腿发软。好在,他终于上车到了县福利中心。
凤县社会福利中心,位于凤州镇邓家台村,是凤县专门建设的集中供养痴、呆、傻、残等农村特困人员福利院,是陕西省公办养老机构唯一被民政部命名的全国民政标准化示范养老机构。福利中心投用十一年来,所推行的“救治抚养一人,解放一个家庭”及“脱贫一户群众,维护一方和谐”的 供养服务机制得到国省市民政部门的充分认可,先后斩获3个国字头获誉称号,已经成为高品质幸福凤县最具特色的阳光温暖示范窗口。“野人”李平娃,就是在“救治抚养一人,解放一个家庭”的理念下,救治抚养的第211位老者。他家在凤县河口镇岩湾村,30岁多时,因一次意外刺激,不幸精神失常。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他时好时坏,渐渐地失去了劳动能,由他弟弟监护着过日子。
三年前的一天,李平娃的弟弟来给他送饭,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呛人的炕灰味。抬头一看,李平娃正蹶着屁股,头塞进在炕洞里,往外把炕灰。他立即放下碗,往出拽李平娃。可他越拽,李平娃就越往里钻,并喊叫着:“狼来了!狼来了!”直到他气得抹泪,李平娃才满脸炕灰的从炕洞里缩回来,空洞的眼神愈发骇人。
李平娃的疯病越犯越重,让弟弟一家人很糟心。在农忙季节,怕李平娃给左邻右舍惹乱子,他弟弟只好将李平娃锁在自己院子里。尽管一遍遍叮嘱他好好呆在家里,可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次弟弟一家人干农活回来,见李平娃把沙土铲到了案板上,面袋子里的面也被他撒了一大半。弟弟气得要打他,李平娃嘟囔道:“做饭哩,做饭哩。”
后来,李平娃就疯疯颠颠四处乱跑。他弟弟只好丢下手里的活,一次次把他找回去。但他常常乘人忙时,就又跑了。弟弟一家生活也因他,陷入了艰难之地。随后,对李平娃的监护失去了耐心,李平娃就成了四处流浪“野人”。冬天,他钻在农家煮猪食的锅坑里渡寒夜;夏天,他瘫倒在蚊虫乱飞的沟岔里渡酷暑。
县民政局领导下乡,从村民嘴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拍板将李平娃收入福利中心进行救治抚养,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这个救治抚养又是多么的不易啊。

李平娃被接进福利中心里后,两个护理员立即将他拉进洗澡间洗澡,他仍然喊叫着:“你个楞怂客,你个楞怂客!”两支胳膊胡乱轮着,两个护理员没办法,只好去拿了一个包子,边哄边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了李平娃身上套穿着的各种颜色的12件套衫和9条裤子。谁知,李平娃光着身子越闹越厉害,还将一个护理员推到在地上。两个护理员费尽心力,终于让李平娃有了人样。护理人员,看着他在单间里睡着后,才长长叹了口气。
毕竟在野外流浪久了,李平娃根本没有上厕所意识。夜里内急了,他下床走到楼道就大小便。护理员巡夜时,见楼道一滩大小便,也是无奈至极。护理员站到他宿舍门前,想说教几句,可还没等他开口,李平娃锥子一样的目光瞪着护理员,手指着他高声喊叫道:“你个楞怂客,你个楞怂客!”护理员哭笑不得,只好快速清理楼道的粪便。
进入福利中心第二天,院里就安排翟小红做李平娃的护理员。翟小红看李平娃还需再洗一次澡,就一边拉着李平娃往洗澡间走,一边轻声细语地哄着:“你乖乖的,别乱喊乱叫,外面有狼,狼听到了,会跑进来咬你屁股。咱们洗得干干净净,狼就不来了。” 也许在李平娃的记忆,翟小红像他的某位亲人,也许是翟小红如哄婴儿般的细语,让李平娃感觉到了儿时的母爱,李平娃慢慢对洗澡就没有了抗拒。当莲蓬头的水淋在他身上时,李平娃呆滞的脸上都会绽放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洗完澡,翟小红给李平娃穿上中心分发的新装,并将他领进理发室,慈母般地给他理发、剪手脚指甲,又细心的给他戴老头帽。一开始,李平娃还是会有吵闹,但时间长了,也就像接受了洗澡一样,可以简单配合翟小红。偶尔,翟小红会举着镜子,让李平娃自己照照,还给跟他开起玩笑:“你看,这下,你不仅像位帅小伙,更像位新女婿了。” 这时的李平娃,总会呲着牙,哈哈大笑。尽管这笑声有点野性和傻气,但翟小红觉得很粲然。
随后,李平娃还是给福利中心里惹一堆的麻烦。他不是把大小便拉到楼道里,厕所门框边、坐便器边沿上,就是整夜满楼道胡跑胡敲,搅得与他同室的院民无法安睡。翟小红毫无怨言的一次次给他清理粪便,给他清洗身体,并一次次拉着他的手,不厌其烦教他使用坐便器,尽管很长一段时间,李平娃都没有学会独立使用坐便器,但他随地大小便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
翟小红每周从里到外给他换洗一次衣裤,每晚都会帮他脱去鞋袜。天天衣服睡觉的他,总会将鞋袜压在自已枕头底下。在李平娃犯胡涂,就将同室人的鞋押在他枕头底下,别人要他胡乱骂人时,翟小红每次都要耐心地哄,要回鞋子,还给别人。日子久了,李平娃不再排斥其他院民靠近他。有时,他还傻哈哈地掺和到集体劳动中,学着别人扫地、拔绿化带里的草,并慢慢学会了使用坐便器。
除了吃喝拉撒需要翟小红操心,在李平娃情绪烦躁胡闹胡敲时,更需要她耐心陪护。每当李平娃情绪失控时,翟小红除了拿着好吃的哄他,并装着害怕的样说,你别喊,别喊了,狼在外面看着咱俩呢。就这样,在翟小红一次次的精心照顾引导和市二康医院来院医治下,李平娃的疯病有所减轻。
一次福利中心给院民过“慈孝集体生日会”,怕李平娃犯傻胡闹,翟小红就站在他身旁,看着李平娃目光的瞄向,给他夹菜。李平娃尝到蛋糕滋味后,咧着嘴大笑,还护着蛋糕,不让别人动。同桌过生日的院民就主动将蛋糕让给他,那一刻李平娃目光流露出少有的满足与幸福。可这天半夜,李平娃又犯糊涂,不仅把尿在裤子里,还抓着粪便胡抹。这个时候,翟小红忙帮着收拾。一忙活,就到了晨曦初绽。

“野人”李平娃在“新家”——凤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始安稳生活后,县民政干部们才稍稍安了心。不仅是“野人”李平娃有了“新家”,在福利中心,像李平娃这样的痴呆傻残277名农村特困老人,也一样在这里安了家。十几位如翟小红一样细心温暖的护理员,她们全天候地给瘫痪老人喂饭、扶残障老人行走、帮助需要康复的老人进行康复锻练、给失能老人铺床叠被理发刮胡须、陪寂寞老人聊天下棋,并且每周集中换洗床单、被罩、衣裤,还在传统节假日加餐加发零用钱,每月为老人集体过生日,让每一位老人体体面面,开开心心地在院里安享岁月。这些曾被生活遗忘的老人,在福利院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十一年来,先后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哮喘病、骨折等疾病患者去县级、市级医院治疗411人次,为44名患白内障的残疾老人做了复明手术,联系陕西省假肢中心为27名残疾老人安装假肢,为残疾人购买轮椅、拐杖、坐便器、康复锻炼器材等2079件,这一切一切的付出,不仅达到了救治托养一人,解放一个家庭,脱贫一户群众,维护一方稳定的目的,而且充分践行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庄严承诺。正如一位诗友参观后赞道:为民养老布春光,情溢安河日月长。苑内花香盈四季,楼中笑语动三光。倾心打造了一所温馨家园。心灵两百福盈抱,绮梦一园歌满堂。
徜徉在福利中心的雅致景色中,看着或是在阳光下聊天,或是在院子里散步,或是在大厅里看电视的诸多老人,不由得心生感慨:两千多年前古圣先贤所向往的“大道之行也……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共产党真正做到了。以前荒弃的厂房,如今成为了羸弱老人的养老福地,它的变化恰如凤县民生养老一次华丽的转身,而这敢于超越、敢为人先的实践,如一片盛开的长寿花,在每个人的心室里美丽着,芬芳着。
作者简介:

提秀莲,现为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凤县作协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艺术报》《延河》《西北信息报》《宝鸡日报》《陇南日报》《商洛日报》《秦岭文艺》《秦岭文学》《西域文学》《青泥岭》《广香河》等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凤凰之乡随想录》, 著有《行板如歌》、《花雨纷纷》散文集与诗歌为县委县政命名的“第三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