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6月28日新华社援引美欧媒体消息,当地时间6月26日,正在德国举行的G7会议宣称,将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基础设施的资金。西方媒体普遍称这是西方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仓促设立反华包围圈的战略计划。不过,西方媒体自己对此都没有信心。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27月称,在2021年的G7峰会上,拜登也宣布了一项“剑指中国”的所谓“重建美好世界”的全球基建蓝图,画了一个40万亿美元的“大饼”。可一年过去了,也没见到实质性进展。今年的新倡议“画饼”,一下子收缩为仅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仅承诺让私人企业顶替美国政府出资2000亿美元,让G7其他成员国筹款4000亿美元。BBC之不满,溢于言表。

综合媒体报导,今年的G7峰会,中国不出所料再次成为重要的“不在场的客人”。据报道,G7将在未来五年筹集6000亿美元,推动“全球基建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去年的G7峰会,美国拜登就推出了所谓“重建美好世界”的全球基建蓝图,画了一个40万亿美元的“大饼”,人们尚记忆犹新。可一年过去也没见到实质性进展。今年的新倡议,一下子缩改为6000亿美元,并且是美国与G7其他国家按2/4分担。既使仅仅2000亿美元,美国政府也是让私人企业埋单。只不过是个看起来稍细致些的“战略补丁”,难以遮掩“G7版全球基建计划”的空洞与钱袋子“羞涩”。其胜算令人怀疑。

首先,G7基建6000亿美元案,动机不纯,属“有名无实”。口号挺响亮,但具体“建什么”和“怎么建”都无计划,仍旧是开“空头支票”的路子。更何况,美国国内基建一团糟,谈何帮助别人?显然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七国集团的出发点是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真实目的是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以自救,如此包藏祸心却还要极力展现“慷慨”姿态,着实可笑。而一个充斥着狭隘、傲慢、对抗等“小圈子”思维,陷入“价值观优先”窠臼的项目,与开放、平等、包容的基建合作内涵更是南辕北辙。

其次,G7基建6000亿美元,资金难筹,如“无米之炊”。6000亿美元的“支票”,谁来买单?多重因素冲击下,“富国**”内外交困、囊中羞涩,无暇他顾,美国总统拜登仰仗于私营公司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想法,不确定性更大。更别说,七国集团并非表面上那么团结,而是各怀鬼胎,分歧重重。比如与美、英、加三国强硬对抗派相比,欧盟三国就显得有些犹豫,因为他们也受惠于“一带一路”,一个排他性的新基建倡议有损其自身利益。这种情况下,各国又怎会真的出钱出力?

再次,发展中国家会对G7基建6000亿美元案不买账,恐“无人问津”。基建项目“买方市场”中,选择权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手中。西方国家似乎尚未从殖民主义的迷梦中醒来,习惯了居高临下“施舍”援助,从未平等地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真正诉求。从拜登提出的“性别平等和公平”“气候和能源安全”等投资方向看,这个基建计划纯粹是西方一厢情愿的设想,并非发展中国家最迫切最真实的现实需求。西方援助已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恶劣印象,花样翻新的倡议注定难赢得更多信任。

观察家们注意到,面对“G7版全球基建计划”,中国6月27日大度回应道,中方“欢迎一切促进全球基建的倡议”,且“各类相关倡议不存在彼此取代的问题”。可以说,中国一贯是合作共赢的支持者、行动派,不管什么项目、谁提出的,只要言行一致,能真正造福世界人民,我们都乐见其成。相应的,我们反对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算计,反对企图以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制定的“小圈子”规则取代普遍认同的、符合国际法的安排和机制,反对以合作之名搞分裂对立……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与担当。

笔者认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西方和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和针对,其实正说明了我们的战略方向正确且奏效。或许明年G7峰会还会抛出新的反华议题或分化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计划,而中国只需保持战略定力,不为西方小集团的政治操弄所动,避免战略误判或透支,做真正有益于人类共同福祉的事,相信世界人民自会判断出高下与虚实。


同时,笔者认为,这次G7基建6000亿美元案,看起来比拜登去年夸下400000亿美元“海口”,稍作了细致些的“战略补丁”。但,仍难以遮掩“G7版全球基建计划”的空洞与钱袋子“羞涩”。再看看美国自身的基建状态与美国历届政府精于在全球拱火、做军 火生 意谋利。如今,拜登政府以如此冏态,欲诱使G7各国选边、上反华贼船,恐难圆胜算。特赋《抛毬乐》为评为观。
基建画团圆。
无钱许盛筵。
美欧仓促下,
反华凑围圈。
拱火肝虚弱,
蝼兵忌贼船。
——2022年6月29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