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歌声
作者:孙小群
诵读:胡红亮
夜深人静之时,蟋蟀的歌声便显得是那么的清亮而欢愉。如果是在乡下、在野外听到如此动听的歌声自然是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这歌声从钢筋水泥构筑的30多米高的水泥匣子里传出来,自然让我惊奇。我循着歌声走到了厨房,在厨房灶台的一个角落,我听到了蟋蟀忘我的动听的歌声。真是疑惑,它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是随着蔬菜篮子而来,还是轻落其他物体上,随之入住这里,我不得而知。
只要听到蟋蟀的歌声便让人联想到乡野,晚风,青草的味道及野花的香味。童年的我就是个疯丫头、假小子,整天跟小伙伴们在野外疯跑,爬坡下沟,采花摘果,上房爬树,捉虫捕鸟,没有我不干的,常常和小伙伴们玩到很晚,在妈妈一声一声的呼唤声中才回到家中。那时,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当然也包括昆虫,像蟋蟀、蚂蚱、金龟子、蝴蝶、蜻蜓都在我们捕捉、观察之列。小时候的我们好像内心从来不知畏惧什么,我们曾把昆虫放进嘴里看谁坚持的时间长,即使昆虫在嘴里释放酸麻的液体;把蚂蚱的大腿捏在手里玩,捏一下整个腿就蹬直了;捕捉美丽的蝴蝶做成蝴蝶标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对所有的生命都充满了敬畏之心,想起小时候的举动感觉好恐怖,真是无知者无畏。少女时期,常常被乡野间的美感动。我的宁静随着风在草叶上舒展,我的目光追随着蝴蝶在五颜六色的野花间徘徊,我的思想随着树木的枝干在天空中伸展,我的梦随着蟋蟀的鸣唱渐渐变得五彩斑斓,我的情愫随着鸟儿的歌唱变得纯真而温软……
蟋蟀的又一阵欢畅声叫醒了我的思绪。
我想把它奇妙的歌声留住。于是,我一边听着它清脆动听的歌声,一边给它做了一个布满气孔的透明小“房子〞。我轻轻的搬开灶台边儿的东西,便看到它轻巧的身影蹦跳了起来,我迅即用抹布把它盖住,然后把敞开的“房门〞对着抹布边儿,然后轻轻地掀开抹布的一角,它便跳进了我为它建造的“房子〞里。
我把葱丝、青菜丝从气孔塞进去,我希望它无忧无虑的吃,无忧无虑地歌唱。可整整一个夜晚,我再也没有听到蟋蟀的歌声。第二天,它仍然沉默,郁郁寡欢。我原以为留住它便留住了它的歌声,却不曾想,留住了它,却再也听不到它的歌声了。我想,它是大自然的孩子,它渴望在自由中歌唱。它的歌声是唱给晚风,唱给月亮、星星,唱给睡梦中的孩子的。我把它放归楼下花园,看到它欢快的蹦跳着藏匿在草丛里,心里便有了一丝释然。
昆虫、飞鸟与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习性与爱好,都有着自己理想的生存状态,强行的要改变他,让他按照我们的想法来生存,就等同要剥夺他的性命,还是要还他自由为好。自由,归还生命本真,自由,让生命绽放美丽!
(注:写于2015.8.28 22:36 此文发表于2016年8月9日《西安晚报》)
【作者简介】孙小群,笔名、网名:冰莹水晶。教师,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都市头条金牌主播,长安朗诵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少儿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对外宣传部主任。著有诗歌散文集《为了春天》。

【朗读者简介】胡红亮,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金石诗歌学会会员,魅长安诗词苑导师、主播,陕西省老年大学朗诵专业教师,航天四院文学协会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荣获省、市级演讲比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