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诗〉
《 假 如 》
文/于 阳
诵读:晚晴
“ 假 如 ” ,
一个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词汇。
假如这么做、那么办,
你会成绩斐然。
假如不犯错、零失误,
你会功德圆满。
许多人都喜欢“假如”,
渴望人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遗憾的是,
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来。
君可见 ?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可知 ?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君可懂 ?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人世间,
有多少个“ 假 如 ”能终成正果 ?
生活中,
有多少个“ 假 如 ”能如愿以偿 ?
前进的路上,
用“ 假 如 ”的标准框定自己的行为,
只能骚扰了心智,禁锢了判断。
“假如”越多,心烦意乱;
奢望越少,气定神安。
唐代诗人杜牧喟然长叹:
“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
人们领教了工作和生活中“ 假 如 ”的利害,
它纠结着人生前行路口的理性抉择;
它抚慰着失意人企求时来运转的侥幸心态。

新时代,新思维,
“ 假 如 ”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假 如 ”是对向往愿景的追求。
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审视“假如”,
抛弃了凭空臆造,
坚守了求真务实,
为“ 假 如 ”的内涵注入了强劲的正能量,
让“ 假 如 ”的意念紧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歌颂爱国、富民、强国的鲜活故事。
浪漫的“ 假 如 ”,
一旦接上地气,
就会化虚为实,
奋斗的过程始终如一决不懈怠。

假如没有霸权欺凌,
世界就会永享太平。
假如没有天灾人祸,
人类就能共享安康。
現实告诫世人,
“ 假 如 ”只能出题,实践才有答案。
中国人民牢记:
“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
守正笃行,说到做到!

北京冬奥会兑現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惊艳了全球。
尽管跳梁小丑鼓噪抹黑中国,
但是豺狼的嗥叫,
阻挡不往中国豪迈强势的崛起步伐。
无与伦比的中国奇迹,
震憾了世界,感动了人类。
万水千山爱相连,
天涯海角情缠绵。
今天,魅力无限的“ 假 如 ”,
吸引人类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2022年6月北京丰台〉

作者,于 阳,中共党员,经济师、高级政工师。曾经下乡插队,当过农民、工人、公务员。2009年10月从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退休后,学习文学创作。喜欢的格言: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也是我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