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 经
文/程丽萍
和青岛的同学聊天。
同学说:“孩子不在家,比较感性。”
百合问:“住校?还是?”
同学答:“一年只见三次,清明三天,端午三天,春节一个月。”
暗自思索,犯人探监的时间也比这多呀!孩子才多大,被放置在这人为的监狱,真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情。
百合:“在哪里上学,管理这么严。”
同学:“烟台。”
百合:“学什么?”
同学:“读经。”
暗自诧异,这两口子学佛是否走火入魔了(同学一家信佛,常去寺院参加活动,食素,并且把佛学之道布施给有慧根的人。),拿孩子的前途来开玩笑。如今身边的一些同事、朋友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把孩子逼成‘苦行僧’,出了这家补习班,又进那家。不是英语,就是奥数,还有音乐、美术等,令人眼花缭乱。像同学为孩子提供的这种教育,让人觉得诧异。
同学:“孩子现在远离电视和网络、零食,过着一种祖母朴素的生活。”为加重语气,同学发来一行字“最朴素”。
想起了我的孩子,花钱如流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始终认为发展就是硬道理,认为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存在的现象,孩子应该有所了解。一尘不染的话,他的免疫力就会更差。
回答同学的话语百合用了:“个性。”
以前在一本书中,读过“放下”这两个字,知道这两个字与佛有关,意义深远。同学的网名叫放下。她说放下是一个大境界,是自己的追求。
同学:“慈悲舍喜呀!我觉得舍真难啊!”
同学现在舍弃的膝下成欢的母女之情,最近常常泪湿衣衫。

经同学的解释,百合知道孩子读的经是四书五经,在烟台那个学校,现在有100多名学生。四书五经以前略知一二,动了念想,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简介大致如下: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以前听父亲讲,人生是一个圆,从起点走到终点,哭着来也哭着去,万事万物也逃不出这个规律。做学问是否也是如此呢?沿海发达城市的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去“读经”,是否是某个圆的起点呢?还是……
作者简介:
程丽萍,笔名百合,香水百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会计师职称。陕西省财、审专家、陕西省政府采购专家、陕西省招标、投标、评标专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交通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会计》特约通讯员。作品先后在《环球传媒》《欧亚论坛》《美国文艺》《台湾好报》《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搜狐网》《人民网》《中国交通报》《交通会计》《延河》《华商报》《秦都》》《陕西交通报》《安康文学》等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发表论文、小说、评论、散文、诗歌、随笔百万余字,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出版过个人作品集《静静的百合》《放飞》《择善而思》《坐看云起》等,并在琴棋书画领域均有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