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坑村,位于新昌县西南,地处澄潭江源头。有保存完好的古台门等历史建筑,又有红军挺进师遗存和嵊新东游击基地旧址。近年来,该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响“外婆”品牌,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振兴该村经济和文化。先后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等名单。
余桂英
外婆坑村
奇峰幽谷对柴门,巧结奇缘民族村。
昔日穷乡看不得,如今宾客总纷纷。
袁铁军
外婆坑山青水绿
穷山恶水早闻名,今日娇容人诧惊。
峻岭坡坡松竹秀,泉溪曲曲鲤虾盈。
清鲜空气云天碧,茂密茶园峡谷菁。
旧貌新颜非梦境,春风绿遍外婆坑。

张华兴
访外婆坑村(六首选二)
嶂岭峰峦小道弯,泉清涧曲水潺潺。
外婆坑寨今蓬勃,云雾名茶绿满山。
冬访茶乡树色深,霜神丹笔染枫林。
人勤富泽贫山寨,古意盎然民族村。

潘 勇
外婆坑
好山好水穷壤,昔日新昌边疆。
自古流传谚语,有女不嫁荒凉。
每日三顿苞米,累断腰背喊娘。
古宅民风淳朴,思变缺钱少粮。
开天辟地修路,边寨信息直航。
赶学新村建设,致富意识超强。
一朝科技进步,旅游兼营农桑。
茶叶培训基地,炒制技术优良。
丹霞壑壁幽谷,有凤来栖山梁。
傣白苗家歌舞,凤凰传奇文章。
引来四方宾客,共享仙露琼浆。

董村村,位于沙溪镇东南侧,距县城45公里。村内水晶矿摩崖题刻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发展乡村旅游,建有浙东第一漂—小黄山大峡谷漂流、全国首条彩虹山水骑行道。引进国学馆项目,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使曾经的偏远穷山村变成为了富裕明星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张焕浓
临江仙·沙溪董村小黄山
满眼翠涛皆入画,登亭尽觅妖娆。杨梅红了又鲜桃。道涵三丽色,车竞半山腰。 初试漂流多惬意,踏波穿浪逍遥。党徽挺立比天高。黄鹞窥宿客,山雀逗渔樵。
孙连余
访董村
青山碧水润农家,胜景赢来众客夸。
桐叶推开致富路,蜜桃绽出一天霞。
同心两委绘宏景,合力村民织锦纱。
昔日贫穷成历史,满街笑语满街花。

俞德宽
一剪梅·董村新貌
世别尘嚣绿野屏,翠谷流清,画阁廊亭。摩崖石刻隐丛林,体验农耕,文化传承。 峡谷漂流远客迎,山色溪光,十里歌声,骑行车道竞飞鹰,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徐鑫钢
游董村小黄山(新韵)
奇石秀峰峦,碧溪潜巨鼋。
摩崖明史迹,幽境引琴鸾。
皖客疑相识,钟灵不一般。
楼前听鸟语,居此也陶然。

吕伯贤
南乡子·大美董村
夏日晓天青,车泊村前隐画屏。凝视龟溪心似水,纹平。玉石堤栏接远町。 莓熟颗晶莹,彩路如虹任骑行。皮艇飘流添快意,怡情,泄下山风卷酒旌。
陈长生
访董村
奇山奇石水尤奇,龟鳖鱼虾样样齐。
碧涧漂流千尺急,彩虹骑道百车飞。
杨梅爽口游人笑,竹笋甜心食客迷。
垂钓小溪追五柳,纵情乡景寄东篱。

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村下是岩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岩背。又因“背”与“贝”音近,写成下岩贝。清属彩烟乡十五都,宣统2年属南区彩烟乡。民国24年属永宁乡,36年属永宁乡十五保。2019年12月下岩贝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陈长生
下岩贝夜宿
隐约山村远近灯,银河散落满天星。
不知今夜身何处,醉里怡然却俗心。
曹俊松
倒脱靴揽胜
罅隙盈珠润石莲,古桥观瀑漫云烟。
深潭野渡鱼龙跃,险栈穷途麂鹿攀。
宦海沉浮知进退,辞官耕读效先贤。
牢骚满腹无从寄,掷去朝靴底直天。

王初行
夜傍下岩贝
远眺群峰展画屏,山村错落白云生。
晚来旷野虫声细,静赏黄昏别有情。
余桂英
访下岩贝
陌上新禾碧浪斜,丛峰修竹隐农家。
风光自是山乡好,五柳门前闲品茶。

潘 勇
携友赴下岩贝茶乡有记
逸情践约赴仙乡,尽见芳丛处处香。
晴日好风风送暖,新枝莹露露摇光。
虚檐翠壁临流近,远岫奇峰隔岸苍。
喜品毛尖尝九液,闲居幽墅谱诗章。
(由绍兴市新昌诗词学会供稿)
终审:王骏
主编:黄浴宇
副主编:徐吉鸿
技术支持:邵高锋
编辑:姚立 程瑞文 潘龙文 徐燕萍
本期责编:姚立
本栏目投稿邮箱91139216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