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骄”该怎么对待
作者:吕娜
昨天晚上一起聚餐,有十个大人,有六个小孩,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最大的有十岁,最小的有两岁,很快孩子们就玩的很嗨。中间有个小插曲,是在饭前,所有人坐定后,因为男士要喝酒基本上坐在一起,女士各自照顾小孩,穿插而坐。这个时候,4岁的小男孩怎么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妈妈坐在旁边,哭着闹着,非要杰子叔叔坐在旁边,小孩的爸爸坐在旁边也不让,非要赶出去,怀孕的明妈非常尴尬的说这孩子不要自己的爸妈了,明爸看到儿子哭的歇斯底里,抱出去揍了一顿,把孩子放到儿童椅上还是哭个不停。看到孩子哭的不行,后来杰子就坐到明明的旁边,四岁的孩子才不再哭了。因为杰子的性格好,经常是左手抱着明明,右手抱着两岁的儿子,所以孩子对杰叔叔的好感倍增,对爸爸妈妈反而不粘。吃饭的时候旁边十岁的雅琪说这个小孩太犟了,连爸爸妈妈的话都不听。
听到小大人似的话,在思考儿子有时候什么事不顺心的时候也是以哭为主,这个时候自己不是顺从他的想法,更多的是讲道理,如果讲道理不听就是以打为主,让他明白世界上不是任何人都要围着他转,任何事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事行不通。在吃饭前的时候,儿子玩小汽车,当不小心碰到小姐姐或者小弟弟时都要说声抱歉,对不起。做错事了,咬着嘴唇怯怯的看着我,旁边的小赵说你儿子是不是怕你,我笑笑不置可否。

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自己把孩子管的太严了,孩子的胆子有点小,每次做什么事都要问妈妈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妈妈这样行不行,妈妈这样可以吗……回家的时候,妈又是说我拘着孩子,有时候一个眼神,孩子都会变脸色,说孩子又不是我的学生,不能用太过严厉的态度对待。有一次儿子发脾气哭的很大声,远远的在门口都听到了,看到儿子挂着眼泪的一张笑脸,我问他是不是哭过了,儿子说没有。妈问我是不是经常打孩子,儿子哭的时候她说你妈妈回来了,儿子立马不哭了,孩子怕的连哭都不敢了。更多的时候儿子在家时被外婆宠的无法无天,在我这里又被拘的厉害,感觉儿子有了双重性格。
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过于严厉,更多时候,自己的一句重话儿子就眼框红红的。看到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更多时候不得不狠心对儿子态度差点,让他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儿子的“骄”自己从来没有好脸色,也因此成了虎妈的角色。

看到电视,新闻报道,还有和一些家长的交流中,越来越多的感觉到现在的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脆弱。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叫来家长,孩子就做出极端的事情;考试迟到就从教学楼上跳下去;初恋告白失败轻生,还有作业完成不好被老师批评就跳楼,没收手机也跳楼,甚至在家跳楼身亡也要说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曾经有个孩子,想要回家休息,因为心烦,家长一直问是不是谁在孩子很前说了什么。没有人会说什么,我们更多的时候保护孩子的“骄”,保护孩子的玻璃心,最终孩子还是无法长大。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我们不能替孩子遮挡一辈子,总有他们自己面对的时候,不能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任何事都以“哭”为主,最后还是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更多时候,对于孩子的哭,我们会以从众心理去对待,这样孩子长大就不会受委屈,他面对任何事情都能用自己的秘密武器去解决的。看到想要的东西会直接去“哭”,因为这种“哭”,我们会内疚,觉得对方受了委屈,就会用一个更大的“苹果”去安抚他的哭。看到喜欢吃的菜,全部一股脑放到自己的面前,谁也不给;看到喜欢的玩具,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一概抢来;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全部主动来拿,一旦不能如愿就开始哭,这样的哭换来的“骄”,更让人觉得傲娇。别人做不到的事,得不到的东西,这一招还挺管用的。于是乎欣欣然才是不爽,孩子的世界,成人的世界亦是如此……
如此培养的结果,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自己敢想敢做。这种“骄”,无限放大的结果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底线,缺少规矩不能成方圆,最后孩子会一直乐于并善于用自己的“哭”来解决任何问题。到任何问题不是“哭”能解决的,当明白这个道理,还是要碰很多壁,走很多的弯路。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小孩,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理智的爱好过于溺爱,让孩子更早明白世界上的任何事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更好。再多的“哭”,无往不利的“骄”不会解决所有的事。



作者简介:吕娜,陕西周至人,文学爱好者,从事教育行业,喜欢用笔书写生活。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