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老年大学”
——走进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
人,生而容易,老去却难;学而容易,持续却难……短暂的一生,少年,青年,壮年……似乎一转眼,那个拄着拐杖白着头的老年,便找上了门来……
是的,老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还须完成什么……当一连串的问号,一个紧跟一个挤进大脑的时候,一个人便开始了后半生的思考!
思考的结果,也许就6个字:活到老,学到老!因为这是生命的意义!
执行了这6个字,也就必然会产生接续而来的另8个字:成长到老,快乐到老!因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附加值!

不走进“老年大学”,对“活到老,学到老”,也许不会有更深的体验;及至走进了“老年大学”,才蓦然发觉,那遥远的“童年”,似乎又回到了眼前;那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也一并向自己走来……
行笔至此,才忽然明白铁塔寺社区的老年大学,何以办得如此风风火火,这里不仅聚焦着四五百人的老年学员,而且正一传十、十传百地向周边扩散着……在这里,可以学书画、古琴,也可以学舞蹈、主持;可以排大型的广场舞,也可以排各种大型的文艺节目……大凡各类大学中所能学到的技能,这里都应有尽有……

这所庭院深深的老年大学,位于铁塔寺社区的居民楼深处。两层洋楼,不算大,但也不能算小,洋楼北侧是一片宽敞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挺挺阔阔,走进院落后最直接的体验,便是舒服。校长姓田,是位女同志,生于66年;丈夫姓吕,也是校长,也生于66年,夫妻俩共同经营这所民营大学。
据夫妻俩介绍:房子是自己的,没办老年大学之前,一直对外出租,每年租金有个二三十万,一个男孩在韩国留学,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可以说绰绰有余,就此而论,也不失为富余人家……

但不知为什么,久而久之,夫妻俩都觉得这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日子,空虚而又乏味,仿佛成了时代的弃子,既闻不到时代的气息,更抓不住时代的脉搏,这种口袋富足而脑袋却异常贫穷的日子,犹如牢笼,总想逃离出来,寻找一种让内心充实,让灵魂安宁的日子。
加之田校长曾在济宁某老年大学任教3年,看到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苦盼经历,不禁为之泪目。心想:老年人求学心切,求学心苦,求而不能入学,该是何等的痛苦?这才引发了收回房子自办老年大学的动机。

但梦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十分的骨感。自办大学自然需要投资,从房舍改造装修,到教学投入,再到师资的配置等等,看起来简单的过程,走起来却十分的艰难曲折……正在犹豫是不是还要继续办下去时,铁塔寺社区的田书记,百忙之中却赶过来鼎力支持,并掷地有声地说:
“老年大学是一项公益事业,无论公办与民办,都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时代的伟大事业,社会各界也应该拿出具体的行动,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雄伟大业进行下去,让天下老人‘老有所学’‘学有所乐’,把‘活到老,学到老’变成一种优秀的传承,接续不断,发扬光大!”

正是由于社区田书记的鼓励和支持,终于有一天,夫妻俩痛下决心,不再犹豫,毅然办起了这所老年大学。因为大学位于铁塔寺社区的中心地带,干脆就叫“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
夫妻俩认为:人生是一个求索的过程,千秋万代,代代如此!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大多停留在“吃饱穿暖上”;及至解决了“吃穿”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就自然而然地要向更高处求索……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生的一种高度!成长到老,快乐到老!方为人生的一种境界……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的开办,为这种“人生高度”和“人生境界”,无疑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场所!

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一所大学,铁塔寺老年大学推出了自己的办学宗旨:
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同时也推出自己的办学愿景和目的:
让天下老人更愉快,更充实,更健康,更幸福;服务老人,奉献社会!

任城区原文化局长高焕民,观看了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在文化广场隆重推出的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盛大文艺专场演出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说:
“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的艺术魄力,展示出我市群众业余艺术的高水平!
“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有旺盛的生命力,顺应了时代发展,适应了群众需求,必将在推动社区事业的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
“小校园,大社会。学员来自市区各行各业,各具爱好。欢歌笑语,春满校园。显明的办学理念,诱人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教学管理,已经受到各级部门的关注和良好评价!”

作为铁塔寺社区老年大学的创办人,田、吕夫妻二人表示:在一个学习型的时代,贫穷与富有的概念,也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人的贫穷,不再单单指口袋里装着多少的钞票,更多的,是指那脑袋里装载着多少的知识;一个人的富有,也不再是坐拥了多少洋房豪车,更多的,是指那空空如也的脑袋里,还能吸纳多少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时代如一列飞速驰奔的高铁,若想不被抛弃,必要抢得一票,而若想抢到那价值连城的一票,进而登上那飞速行驶的“时代快列”,只能靠学习,学习,再学习,拼搏,拼搏,再拼搏,去创造新节奏,紧跟新旋律,让老年活出童年的天真,让白发接受成长的梳洗……如此,才能与时代同步,方可与岁月共荣!
(王长鹰 李建民)
2022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