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残 荷 之 美 》
照图说话:夏广忠
诵读:李奉娟

(见上图)在"四方之音“群里,朋友们都喜爱荷花,赞美它"出污泥而不染,淖清涟而不妖”。
数日前,凡音老师发了一帧她的摄影作品《残荷》。其构思之巧妙、画面之静美,在群内一致点赞称好!

窗外淅沥不停的秋雨,像是在告诉我:明天"寒露”,天气开始由凉转寒了。但我对《残荷》端视良久,看到残荷被朝阳涂抹上一层淡淡的红色。就如同看到了它仍举着生命的温暖,在娓娓讲述它夏季色彩热烈的故事。

晚晴和雪儿在群里感慨:"有如油画般的奇美,一定是趴在水边照的。否则,怎能让蓝天成为整个画面的底色?"凡音老师答道:"当时是瞎蒙着拍的,没料到出了片效果却挺不错"。而我在这一问一应的微信中,似乎猛的领悟了什么叫"心有灵犀",想必在选景拍照的那一刻,残荷的灵和拍照者的心一定是相通的。若非如此,怎么就能把几支残荷定格的那么精致典雅?!

秋雨滴滴哒哒,在我脑海里敲打出"残荷败柳”的词组,以及它能打成一个“柯"字的谜语。但凡音老师拍照的《残荷》,无论怎样去看都与败柳是不搭界的。特别是在水天一色中,那残荷的叶、茎、莲蓬折曲成极有趣的抽象符号,能引诱观者不禁地构思遐想。难不成正应了"淡去佳人映水姿,雨中听荷入君梦"的意境?

我凝视着《残荷》,内心信马由缰地去猜去想,竞越发感觉到了残荷之美了。于是我兴致油然而生,随即把《残荷》转发给我的众多朋友分享,並题名曰:《残荷之美》。
(2021年10月16日成稿)


诵读:李奉娟,企业退休,一个执着的诵读爱好者,喜欢用声音诠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