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目繁多的课外辅导班
作者/吕娜
马上临近放暑假了,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年轻人在发传单,向各位家长推介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一个小伙子递给我一张报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的宣传单,说让孩子暑假学习下。我说不用了,孩子已经在上篮球足球了,乒乓球暂时没有时间。一会又来了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发宣传单,说是让孩子暑假学习游泳课。想着去年儿子学了一期游泳,十节课学的蛙泳技术不够好,今年想再加强下,于是加了课程顾问的微信。后面就各种推荐暑期游泳课,女孩建议儿子980报名10节课的6--8人的游泳,我想学,成人一节课200块钱,12节课。我问她如果和儿子一起报名得多少钱,女孩说一对二320块钱,12节课包会,学不会了不收钱。在618的时候她给我发微信说公司搞活动,这几年来是最低的。我和儿子报名3540块钱12节课,有点心动了。和孩子爸爸商量了,孩子爸爸觉得等7月初放暑假了优惠力度会更大,说儿子的散打培训班暑期教散打和武术套路很优惠的,可惜他刚给孩子交了半年的钱。因为要报游泳班,意见不统一,最后多方打听,去了几个游泳馆,赶着618的下午4点半交了钱。
一个周日的晚上,儿子八点半上完散打,出了拳馆,在路上遇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在发传单,说让孩子暑假学习素描和硬笔书法,说着就把传单递给我。我看了下介绍,说孩子周六在学校上的素描,不需要的。她接着推荐说让孩子报名学习硬笔书法,写好一手工整的字至关重要。他们的活动是99块钱四节课,一个星期一节课。我说这四节课能否学好书法,对方说没问题,培训机构都是正经传媒学院毕业的老师教孩子书法。我心里想写字得天天坚持,一周一节课根本学不了个什么。她看我不想报名,说道再给我便宜6块钱,给孩子送个玩具。我更觉不靠谱了,说道“谢谢你的推荐,不需要了,我也是书法老师。”她跟着我和儿子边走边说有五六分钟,直到我说完才作罢。我在想是否因为疫情,暑期培训班都这么内卷了,和孩子爸爸说起,他说别听着便宜,后面的套路更深。

想起去年冬天孩子在新格林艺术学校学习,上了语言课,跆拳道,素描。看到国家把体音美纳入到中考考试中,就和培训机构负责的老师说起给孩子报名学个乐器。看到儿子学校有活动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会小提琴,钢琴,吉他,古筝,尤克里里,街舞,民舞,古典舞,一个六一儿童节班上能举办个小型晚会,儿子就是坐在底下鼓掌的。新格林的负责老师说交上300块钱听个试听课让孩子选择下到时喜欢什么乐器。因为去年疫情,最终没能给儿子选好暑假要学的乐器。
这学期儿子的小学开了各种兴趣班,周六一天可以选择要上的课,孩子爸爸把外面培训机构的课停了,在学校给孩子报名素描,篮球和足球,周六一天就在接送孩子上下学中渡过。有次和孩子爸爸说起儿子在学校学的素描感觉没有培训机构学的好,拿回来的作品很差劲。儿子在旁边说他在学校是独立画的,培训机构有老师帮忙的。我问他是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素描老师哪个教的好,他说都好着。听了儿子的话,才明白了外面培训机构生存的艰难,如果老师不帮忙,孩子学不好,家长交的钱岂不是白费了,生源的维系很重要。而现在学校美术老师教素描,希望锻炼孩子独立画画的能力,公办学校不愁生源。
有次接儿子回家的路上他说和同学说起自己周六有多忙,我给他报的培训班他和同学说了。他的同学说你妈妈疯了,给你报名那么多。我问儿子,是不是觉得累,他说很累。我说你们同学在才艺表演上都有特长,你的音乐我没报。我再问他,班上的同学跆拳道几级了,他说有的已经是黑带了,我说他的跆拳道才是绿带。现在让他把跆拳道和散打都学上是强身健体,为了以后体能好,体育考试合格,走上社会能保护自己,并能保护弱小。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因为这学期在学校报名只能把培训机构的语言课,跆拳道和素描停了,课程时间冲突。后面又问儿子学校的同学编程,科技创新都能拿省市国家级的奖项,他喜欢的机器人和编程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200块钱,买了机器人单边机的材料费四千多,一年下来交的钱不少。乐博培训机构在去年暑假疫情停了一个月,之后因为校区撤了,把学校合并,还有没上完的课要去另一个校区,比较远有二十多公里,再加上新开的班和儿子已经上课一年进度不一样,最终没上。我问儿子,乐博机器人已经停了课,你觉得课还多吗,他说不多了。我说你们同学周末也是很辛苦的,没有谁很轻松,他们文化课成绩优异,才艺又好,运动会上各个表现突出,难道不少课外花时间学习的。最后问起儿子,不想上什么课了给他减少下,他说不用了。我说他的文化课一直没上过辅导班,他的培训班都是玩的性质。

因为双减,很多校外文化课辅导班由明转暗了,想起去年八月,双减政策出来,火了三十年的教培机构一夜进入寒冬期。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有失业,有的转行。网上看到一位985毕业的英语专业老师,四十多岁,本来大展拳脚准备扩建培训机构,没想到国家政策出台,在疫情下,大的教育方针下只能将新置办的桌椅捐献出去,自己送起了外卖,让人心酸。四十以上过了考编的年龄,在人才市场上找工作没有任何优势。想起古代读书人考科举,没有年龄限制,有才华横溢二十多岁考中进士的,也有考了几十年直到头发花白才考中的也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现在的用人机制,不成文的规则,三十岁就在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工作,三十五岁不能考编,四十岁上下的尴尬年龄,更是很难再择业。尽管有专家,热心人士呼吁不要在工作中对年龄有限制,可是收效甚微。双减政策的落地,在一些城市出现了高薪聘请住家保姆,要求名校毕业,有留学经历,英语六级过关,教师资格证,竞赛荣誉证等,又是新一轮的教育内卷。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咨询想给孩子暑假报名数学和英语,但是老师说要连续上十节课,都是新课,怕孩子掌握不了,如果不报名,老师说了开学从第五单元讲起,前面不讲,就怕孩子跟不上。我说要分情况而论,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强,可以天天学新知识,一般的话不建议。她说过去暑假一周一节课,有时间将所学的知识消化,现在心里挺矛盾的,不知道报还是不报名。我说现在培训机构老师集中上课应该是怕双减后课程未必能完整的学完,国家不允许补文化课的,也有可能会临时停课。如果所学内容开学后还要讲就没必要学了,这样会影响孩子听课,老师所讲都会,孩子会开小差,或者第一次学新知识是夹生的,第二次再学导致孩子没兴趣,未必胜过第一次所学。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再加强的,等年龄到了再学,揠苗助长式教育未必好。还有一个朋友,第二个孩子马上面临小升初,孩子上的公立幼儿园,写字数学都没教,主要给孩子教的是生活常识,安全知识,在幼儿园以做游戏为主,班上只有几个孩子没报幼小衔接,其他孩子都报名幼小衔接了。我说小学一二年级所学和幼小衔接一样的,她说如果孩子不上课外辅导班,进入一年级后怕跟不上,全班人都会了,老师不可能为了一两个学生停留的。现在的幼小衔接也很火爆,又是新一轮教育产业的增长点。在当前的形势下只能随着大流,国家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可是新的一轮教育“军备竞赛”以体音美为主导又开始了……

面对名目繁多的课外辅导班,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找准适合自己孩子的课外辅导班,盲目选择可能既浪费钱又让孩子厌学,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临近暑假有的家长是因为工作忙,无人带孩子,希望将孩子送到辅导班有玩伴,避免孩子在家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对视力不好;有的家长是想要让孩子在特长上更突出,在初高中择校加分,或者高考走艺术之路;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希望孩子的文化课遥遥领先,求学之路走的更远,给孩子报名各种竞赛班,培优班,强化班。
前几天和16年毕业的一个学生聊天,他谈起自己的求学之路,在河南上完大学考了社科院的研究生,今年九月份要去英国剑桥大学当交换生,准备在美国读博士。他一路的努力付出也是没上过任何辅导班。他说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做论文演讲时,研究生里就他一个本科普通学府的,全部是清一色国内国际顶级学府的。我说后面得继续深造,读博士。他说如果他小时候也可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或许也会很不错的。他的父母在有限的资源里给他提供了全部,他本来也属于天赋型孩子,学习能力和悟性好,一步步努力在学业上日益精进。他说他的志愿是有能力后,希望给予天下穷人一条上升的渠道,让每个人在自己能力胜任的岗位上做的更好。通过这个学生的求学之路,他在学业上的成绩与他执着,专注,努力和拼搏分不开,不管天赋再好,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今年高考过后,众多网友吐槽数学史诗级难度,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数列、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南水北调的空间想象运算,垃圾分类中的数据分析,嫦娥二号中的数列和不等式。全国卷甲卷以《红楼梦》联句为写作素材是让孩子们走不出大山,围棋的“本手,妙手,俗手”棋语看不懂。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也发文回应,主要有三点
1.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2.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引导作用
3.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
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进行淘汰和筛选。目前国家技术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多万,技校和高职却鲜少有家长给孩子选择。本科文凭“烂大街”,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拼尽全力考上本科还是不得已从事了和自己所学不搭边的工作,在社会大学进修并学习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还有的行业是青春饭,比如IT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跟不上,大脑反应慢,也会面临着被迫转岗,之后又面临择业。如果随着国家的政策变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工作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相信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学校,也就不会因为中考五五分流家长和孩子焦虑。另一方面国家如果有几十所像清华北大这种优质教育学府,几百所双一流大学,那么教育会回归良性的发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会让孩子们的暑假会更忙碌,假期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反超的,在当下也只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兴趣班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们在暑假不必这么忙碌。



作者简介:吕娜,陕西周至人,文学爱好者,从事教育行业,喜欢用笔书写生活。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