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9月19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谢维和随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先生一行到昆明进行义务教育检查与评估。
在反馈会上,谢维和副校长对孟国泰先生建设的福兴学校文化赞不绝口:
“‘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这个歌诀很好地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看到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校风、校训,说明了他们办学是用心的,真正在想如何办好学校,如何培养学生成长,很受感动!回京后将向有关方面推荐。”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让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副校长谢维和先生赞不绝口呢?为什么一则“顺口溜”就获得他如此的盛赞呢?
究其原因,无非有三:
一、人的成长靠自主
人生在世,如果自己不自强自立,父母靠是不住的,同学是靠不住的,老师是靠不住的,所有人都是靠不住的。
所以,自1997年开始的25年来,孟国泰先生一直极力主张:
何必阿弥陀佛,
只要雍容大度,
自己就是活佛。
何必三叩九拜,
只要慈悲在怀,
自己就是如来。
何必隔断红尘,
只要生活灵便,
自己就是神仙。
梦要自己醒,
试要自己应,
自己责任自己承,
自己行为自引领。
痛要自己忍,
病要自己生;
自己生死自己经,
自己人生自打拼。
父母不要靠,
老师不要依,
自己命运自安排,
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
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
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
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
自己开辟新天地。
二、教育的本质是自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育,这是所有教育家都公认的。古今中外的有所成就的人,其实都是自主教育的结果。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自主教育的典范?
关于真正的教育表述,都是英雄所见略同的。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求则得之,含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曾子说:吾日三省者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呼?传不习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志。
英国著名作家笛福说: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中国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真正做出大成就的人都是自学者,他的主要力量都花在自学上。
全国优秀教师、“自我教育”的倡导者蒋自立说:真正的教育是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和谐统一。
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说:所有杰出人才,都是自我教育的成果。同样是在苏联时代,为什么马卡连柯、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能够成为杰出教育家呢?难道能够说他们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培养”的吗?如果是,为什么不多‘培养’几个呢?同样是在旧中国,为什么只诞生了晏阳初、陶行知、陈鹤琴等伟大的教育家呢?难道我们能够说他们是‘蒋委员长’或国民党反动派‘培养’的吗?显然不能,道理如前。”
孟国泰先生也坚定地认为:世上最好的教育是自育,世上最好的教育是自学,世上最好的教育是自理,世上最好的教育是自评。自育、自学、自理、自评,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谁接受了这种教育,谁就是世界上顶天立地的大写人!
三、教育的发展呼唤自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培育目标”里7次提到了“自”,并着重指出了“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的重要性。
孟国泰先生在《大众教育学》一书里,共有1170处提到“自”,也说明了“自”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孟先生认为,“自”是真教育的起点,更是真教育的归宿。
刚刚结束的2022年高考,更是把“自育”“自学”“自创”凸显到了极致,并树立起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风向标。
综上所述,拥有强大的自主意识、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人赖以生存的不二法宝,更是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根基。

谢维和简介
哲学博士,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与就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