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迎二十大】作品展示
历史的丰碑
——罗定长岗坡渡槽放歌
陈灿荣
岁月 有足够的耐性
呈现旧物件 长岗坡渡槽
经历45年时光的打磨
依然以当年5200米的雄姿
横卧历史和今天
记忆 时光逆流的隧道
罗定 被戏称饿定
2千多平方公里 穷山环绕
大大的盆地 没载金没装银
20多万亩农田 10年九旱
道道干裂 像作物
无声喊渴张开的嘴巴
盼天下雨 雨 往往成了泪
米缸空空 稀粥度日
渡槽 渡槽 引水灌溉
如期盼 如梦 横在心中
建设 加快建设
是20多万亩农田作物
30多万缺水群众的心声
1976年11月 冬天的霜冻
覆盖沉默的田野 薄薄的瓦房
透凉的风 拂动单薄的衣裳
却吹不动 生活的重
不在等待中爆发 就在等待中饥饿
良辰吉日 动工令下
期待的目光 有力的肩膀
肩扛手拉 钢钎铁锤
一齐舞动 劳动的号子
忙碌的身影 奔走的脚步
温暖的汗水 洒满了
宏大的劳动场面 洒满了
热切的希望 双双手掌
盛开茧花 是劳动的奖赏
不觉间的碰伤 是血染的风采
白饭 稀粥 青菜 咸菜
蕃薯 木薯 芋头
营养不够 劲头足够
钢筋 水泥 石块
沉重如生活 也比不上
劳动的份量 高高的排栅
理想一样层层叠叠
上 攀登生活的高处
浇筑混凝土 牢固
如磐石一样的信念
1个墩 2个墩 3个墩……
133个墩 每个墩
深扎实土 坚实千年大计
一块石头叠着一块石头
薄浆在中间紧密粘连
让愿望 拔节
让目光 远眺
让天空 辽阔
按地就势 合理有序排列的墩
仿佛一群汉子粗壮的大腿
全力引领 罗定人民
走向生活的富裕
墩与墩 132个拱跨的连接
像牵着的手 握紧的梦想
像相连的心 只为早日通水灌溉
拱跨或长戓短 为需要而弯曲
宛如巨人的弯腰 更是劳动群众
亿万次弯腰的凝固 拱跨背上
千万条竖起的支撑 像千万条
坚强的肋骨 托举横跨的渡槽
托举明天的希望
161处伸缩缝 161个连接处
石头的大小 摆放的位置
混凝土 沙石水泥的比例
钢筋的大小 拉重力……
数量份量 精准计算
准确摆放 不能有
丝丝的疏忽 毫厘的漏洞
更不能 有间隔的疏松
连接的不牢 几个工序
严格把关处理 精雕细琢
贴得密密实实 不留多出的缝隙
每一处 合理设计
让渡槽 在不同的季节气温
自然伸缩 安全 牢固 耐用
让它们团结 协作 奉献
昨天没暇疵 今天不渗漏 明天不遗憾
朝阳早起 夕阳暮归
日子一晃 4年多
渡槽 过了山
过了坳 过了洞
一跨 就5千多米
就一个长长的梦
1千多个日日夜夜啊
断柄的铁锤 不计其数
换了又新用 卷了的铁铲
数不胜数 磨利展新锐
撬弯的铁钎 一条又一条
拉直又上阵 断裂的绳索
绕了又绕 如丈量的尺子
白天累了 晚上就梦见
旱萎的作物重新抒展
缺水插不上秧苗的农田
又是丰收的景象
饥饿的日子 随风远去
10万多的土方 近2万的砌石方
5万多方的混凝土
沉重不过 父辈的苦难
阻挡不了 过万人的肩扛手推
不倔的命运和战天斗地的气慨
以及1千多天暑热冬寒
风雨阻挠的连续奋战
1981年1月 注定是刻入历史的日子——
25立方米/秒流量的灌溉之水
源源不断流向4镇8万多亩的农田
此后的每一垄 结满建设者
汗滴一样饱满的果实
25立方米/秒流量的生活之水
盼望之水 幸福之水
源源不断流向8镇55万多缺水人的心田
他们不再谈水为难 因缺水少了滋润的生活
25立方米/秒的储蓄水源源流向
18平方公里的金银河水库发电
利用于工业 农业
照亮生活 照亮未来
记忆不会遗忘 历史不会忘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
“罗定儿女多英雄 壮志引太济金银
十里彩虹跨长岗 疑是银河落罗平”①
致敬——
跨越历史和未来的长岗坡渡槽
致敬——
艰苦奋战4年多的英雄群众
(2021.10.21日)
(诗已在《特区文学》2022年5月下发表)
——————
注①:“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是1979年12月16日原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来罗定视察长江坡渡槽后的即席赋诗

陈灿荣,六十年代出生广东罗定,有作品发表和获奖。获顺德区扶持资助出版诗集《秋天的声音》《洗亮天空的河流》两本。获2018年度顺德作协“卓越创作奖”。2020年《洗亮天空的河流》获第六届“佛山文学奖”诗歌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迎二十大】征稿告示
党的二十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为喜迎这一盛事,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诗歌专委会、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特联合举办题为“诗迎二十大”主题诗歌征集活动。
内容要求:抒写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成就,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对各行各业的讴歌赞美,对先进精神优良品格的展现褒扬等主题诗歌均可。作品积极向上,体现正能量。
参与对象:广大诗人、诗歌爱好者。
活动时间:2022年5月20日至党的二十大召开,此次“诗迎二十大”活动结束。
稿件要求:1.新诗、旧体诗均可,长短不限,数量不限;2. 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得冒用他人名义投稿,文责自负;3. 投稿时须在文末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个人照一张。
投稿邮箱:2654216094@qq.com
(请在主题标明“诗迎二十大”字样)。
作品待遇:择优在广东作家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媒体发布展示,不付稿酬。所登载作品以“都市头条”的阅读量为参考,奖励前10名(证书、文化礼品。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礼品支持:微信gjs6969)。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2022年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