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沈树立,1985年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扶余县(市、区)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松原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总编室主任、文艺专题部主任、新闻綜合频率总监;松原市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綜合广播总监;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松原记者站主任记者。有近200篇新闻、文艺、文学、广播剧作品荣获中国广播奖、中国广播文艺奖、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吉林新闻奖、吉林广播奖、吉林广播文艺奖、吉林广播剧奖、查干湖文学奖、哈达山文艺奖、查干湖文艺奖、黑土文学奖。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各类作品20余部,已出版作品13部。现为松原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专家组成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
从事广播剧创作的那天起(第一集)
作者:沈树立 播讲:徐丽

从事广播剧创作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有耕耘、有收获、更有感慨。而感触最多的则是遗憾,因为总感觉录制的作品不够完美;总感觉还没有进入一个最佳的境界;总感觉似乎还应该做的更好;总感觉……
那是一个难忘的初夏,自己走上了松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专题部主任的岗位,不久便接到了上级领导交付的这样一个任务:创作广播剧,参加吉林省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广播文艺节目创优。尽管那时的自己对广播剧创作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然而不知怎么竟应承了下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田野,掠过一丝苦辣辣的风》,创作岀了从事广播工作以来的第一部广播剧剧本。广播剧创作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还是在孩提的时候,扶余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走进了许许多多个普通百姓的家庭。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银线将一个个用胶合板做成的红色方盒子终端送到了千家万户——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自从家里多了这个广播喇叭,填补了文化生活的空白。每每这个挂在土炕最上方的方盒子里传出了播音员讲话的声音,就在想,为什么人家可以藏到那里面讲话呢?这便是自己初次接触广播发生的一件事儿。那时,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一名扶余广播站的新闻记者。

后来,母亲口熬肚攒的搬回家来一台大大的向阳牌收音机。记得那天家里象过年一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自己从广播里收听到了小说连播,接下来便是广播剧。当时,对于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中国百姓而言,能够享受到如此丰富的文化生活大餐应该是很满足的了。
小说连播较广播剧而言,自然又前进了一步,可以说是没有画面的电视剧,这样说一点也不过分。这也是广播剧能够风靡许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自己在多年以后能够从事广播剧创作,实在是一个缘分。
创作广播剧,自己过去一直以为那是专业剧作家的事儿,与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不搭界的。可是,从事广播文艺工作以后,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其实广播文艺涵盖的范畴实在太广了,音乐、戏曲、文学、综艺等等,当然,广播剧也应该在其范畴内。而广播剧又可细划为短剧、单本剧、连续剧,而这只是从表现形式上来分的。从受众对象上又可以分为儿童、戏曲、音乐等广播剧。
开篇曾经提过,生平创作的第一部广播剧名为《田野,掠过一丝苦辣辣的风》。这部广播剧是根据自己创作的一个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可以这样说,当时这部广播剧应该是模仿出来的,此前自己从未创作过一部与“剧”有关的作品。也正是这部广播剧处女作,奠定了自己未来广播剧的创作基础。()未完待续)


主播简介:
徐丽,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朗读者》读书会创办人,《心象学》学科领域好声音诵读第一人。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总通讯员。现任《北恒之声》文化平台主编、《若曦文萃》栏目主编。《幽兰飘香》等多家有声艺术平台在线作家、诗人、主播。2020年获得《幽兰飘香》有声艺术平台特殊贡献奖。同年获得《北大荒读书耕会》文学创作优秀奖。2021年,两部徐丽文集《生命中那些流淌的故事》《林海雪原往事》(106篇文章,记录林海雪原往事的作品文集)捐赠给海林图书馆。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省级、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