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同在一个枝头】
文/子瞳
叶子无声地飘落
和飞鸟一同去远行
在河流的交汇处
交换了彼此的礼物
极少有诉求被满足
如此刻的滴水甘露
同饮的河水被盈眶
读懂了爱的重逢
……
诗歌的大义所在
今音(雍赓)评论:
子瞳的诗歌《同在一个枝头》以它的沉重而坠落于天穹之下的思考,所表现出来的是自制力和自知力两个部分在相加之后的一改前途。它就是第一段第二行的“一同去远方”。其中起作用的是灵魂力的够强大,尤其在“极少有诉求被满足”的境遇下(详见第三段第一行)既有人物深邃的眸子呈现,因为要“去远行”,从中看得出人物有太多的情绪和态度,比如,沧桑、悲凉、柔情和霸道,甚至还有极少被人注意到的愧疚和遗憾,因为“同在一个枝头”。
于是,诗歌人物的脸部表情清晰可见。像这样的心态,有区别于现实生活里的市井小民。同时也对“同在一个枝头”的曾经的双向奔赴也提出了质疑。无论从这首诗歌的感情还是友情,曾经的双向奔赴应该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诗歌的价值观选项,因此,也就有了结果,被安置在了第四段的两行,表现出了对值得与否和忍让的思考极限。像这样的理解,究其深层次而言,其实是一个对宏观大略的气度,看得出也是顺势而为的做法,其中,更多的则是希望,是在“读懂了”的情况下,从而和愚昧划清了界限。规避了算错走错的万劫不复的凶险,这是诗歌的大义。
2022.6.23
作者:子瞳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