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叙事
(组诗)
作者‖ 青铜
【荐稿:刘报】
每块石头都深藏隐喻
在旅居的城市
我拒绝爬山
怕看见,山上岩石
以及深涧流浪的石头
情愿龟缩在咖啡馆沙发一角
阅读那本缺失封面的书籍
至少,不会剥开伤口
让记忆从肋骨的缝隙滚落
不再隐瞒
我就是依附山崖的那块石头
曾站在他的肩膀,背对萧瑟秋风
俯瞰远处炊烟和脚底夕阳
满身棱角已泄露基因的狂野与桀骜
冷雨将我从山体的户籍剔除
留守的岩石
注定成为一座孤悬的碑
而我,除了拥有无法治愈的疤痕
至今依旧两手空空
即使时光用尘埃反复打磨
🌾🌾🌾
用温暖的舌头舔舐伤口
由赣江以北,到岭南以南
我与窗外孤独的武陵崖之间就起了沟壑
似早年父亲跟奶奶逃荒
从产异蛇的九嶷
到周瑜点将的浔阳
二代人的异乡,成为
我的故土
我从没嫌弃崖上枯树的潦倒
宛如一条骨瘦如豺的狗
从不嫌家贫。藏身街檐阴暗转角
用温暖的舌头舔舐溃烂的伤口
再夜都忍住疼痛,冲着家的方向
一路踉跄前行。像足我这些年
来回四千里迁徙的生活
掌 上 故 乡
摊开握紧的拳头
武陵崖的峭壁在指节间缓缓舒展
反复伸,缩
故乡的山水就在掌中来回起,伏
烈日下无数次仔细辨别
纵横交错的沟壑,星星点点
布满父母遗传的汗水
将掌心呈递眼底,隆起的山梁
丰腴的田野。我的头颅为之倾倒
早已习惯坐在城市咖啡馆的角落
翻阅这丢失炊烟的村庄
干枯的脉络总是如此孤寂,有时
我一滴泪
足以让所有的河流泛滥成灾
冬 眠 的 龙 舟
一艘杉木龙舟
潜藏在东江正丫湾的河床
赶在寒冷来临之前
温习如何度过虚无漫长的日子
“起龙”的祭祀一年一次
狂欢由此赋予了特殊含义和理由
当人潮消退,关于荣耀的记忆
归隐为一贴苍白的药膏
缝补浪尖刀锋划破的伤口
江湾寂静,仅遗下水中白鹭的孤影
连涛声都略显多余
龙舟裹紧向淤泥借来的温暖
用冬眠的态势,同时光对弈
偶尔从低微的一隅,仰望波澜辽阔的
背面,天空不再混浊
每一帧倒影都沉入蓝色河底
蜻蜓水边落脚的竹杆
还原了万涌归江最隐蔽的真相
图 腾
踏着春秋战国的鼓点
携带唐宋隐忍刀锋
龙舟。穿行于空阔的修河
白色浪花荡起蓝色涟漪
沸腾了河水
还有沿岸涌动的人潮
两千年云烟,模糊所有苍凉的
背影。遗传给我
唯有一身傲骨和坚硬的脊梁
当艾草和菖蒲插遍门楣
用一坛窖藏的米酒,去祭奠
木舟之上,大汉民族的图腾
夜 宿 狮 子 岛
以海为背景
在岸边支起露营的帐篷
黄昏的沙滩,有孤独的狮子
不止一次靠近他
想知道:一头雄狮要历经几万年
才能进化成一座岛屿?
狮子岛侧影之外
一朵浪花模仿另一朵浪花
于是,就模仿成了汪洋大海
它的咆哮,让我
第一次感受模仿带来的震撼
同狮子岛对峙
我注定是个失败者
他的瞳孔,折射出我的渺小和胆怯
看穿了我身体内部极其虚弱的部分
卸下我所有自以为是的伪装
任凭海浪冲刷赤裸的躯壳
脚下这片沙滩,即是
天涯的源头,亦是海角的终点
我终将是这沙砾中随尘飘扬的过客
相遇黄旗山南麓
黄旗山南麓的一片树叶,预演了
整个春天的分娩过程
七彩蝴蝶在寂静的荫影里飞翔
翅膀无法抵达的高度
那是辽阔天空蓝色的尽头
绿道穿越草地、花圃、树林
宛如涌动的脉络在城市的骨骼间延伸
夕阳拉长湖面高楼的倒影
暮色里不敢凝视水中金色涟漪
怕灼伤我挑剔的眼眸
终于明白,白鹭为何情愿将自己
囚禁在莞草萋萋的湿地
就像百花园走廊,草木的醇香
荡漾故乡山村熟悉的味道
捕获我流连的步履
绝非偶然。我席地而坐
等待时光漫过花海
流云掠过月梢。将浮躁的心取出
安放在都市寂寥的山林
面对沿途的苍翠
无需再背负沉重的行囊,孤独的
去远方寻找诗意
就让我带上简陋的帐篷走近山,亲近水
阳光下。奔跑的追风少年从身旁一闪而过
作者简介:
青铜 本名 王胜江 出生于江西九江;诗歌散见于《诗歌月刊》《中国校园文学》《延河》《百花洲》《鸭绿江》《黄河文学》《特区文学》《中国诗人》《辽河》《湛江文学》等文学期刊。现居广东东莞。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