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母猪石)之六 文:王有庆
解放后走进学校的母猪石孩子们。
解放后家家户户的适龄儿童都背着书包兴高采烈的走进了学校。我们上学在赵庄,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都是一群孩子互相帮扶,成群结伙一块去又一块回。从来没有家长接送,老师也没有请过家长去学校。就连新生上学报名也是小孩跟着大孩一块去的。
我记得有一个我叫小姐的(功松的姑)领着我八岁时去报名上学。
当时一块上学的有功勋、有钦哥、有德哥、有玉姐、功松、功套(功理的姐)……
当时学校很简陋,没有课桌,一块长木板,下面用坯支起来就是课桌,小橙子也是自已从家带的。
老师也只有两个,一个男老师叫赵世点,就是赵庄人,一个女老师叫于兴芳,是从县城派来的,她还到我们村做过家访。
老师对学生很好,从未体罚打骂过,最多就是违犯纪律了在教室门口站一会。老师教学很认真,对学生很负责。
学校教室很少,都是两个年级在一个屋子里上课,每个年级分别讲半个小时,自学或做作业半个小时。
那时上学每天没有家庭作业,只有寒署假才有作业。更没有补课,除了微乎其微的几角钱的学费和课本费,不会多收一分线。
那时上学是快乐的,幸福的。.
看看今天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家长:天天接送,家里有一个学生全家忙乎。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去学校挨批受训。学校收补课费,订书订报费,班费,择校费,等苛捐杂税让家长不堪重负。有的择投费就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
今天的教育一切只为钱。学校企业化变成了挣钱的机构。
我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十二年花的学杂费没有现在一年学生的费用高。过去每学期学费:小学:五角,一元,初中三元,高中五元。
过去的学校最清廉,老师最清贫,闻不到一点铜臭味,是净土。
我真怀念过去的学校和学生时代的快乐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