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听课有感
——郝万山老师之知识渊博与从容睿智
文/李景华
早些时候,听说郝万山老师要来大连讲课。就决定去听一听。
我们是十二日早上八点多在松原乘坐Z5002次列车出发,十点到达长春,坐G8012次高铁用了三个半小时,下午三点半到达大连。
因为两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因为有人还是第一次来大连,所以就临时决定去星海广场转转,看看大海。

于是我们一行六人打车去星海广场,进入广场,首先看到的是用水泥塑造的一本翻开的书,预示着大连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登上石书,从高处俯视大海,成群的海鸥和飞鸽在海边飞翔,远处的大海一片蔚蓝,而岸边城市的高楼在雾气中犹如仙山琼阁。半个小时就溜达完了,打车回宾馆等待郝老师的到来。
对于伤寒论,我虽然学的不够,但是却十分钟爱,近十几年来,临床上尽量从伤寒杂病论中选方用药,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郝万山老师是已故伤寒大家刘渡舟老师的弟子,国内伤寒名家,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他的伤寒讲座是国内中医的精品课程之一。郝老今年七十四岁了,我在十年前参加过一次郝老的伤寒培训班,那时国内伤寒还没有今天这么热,是一个小班,有二十多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院内的宾馆举办,学员多数是国家优才班的同学,我是例外。学习班一共七天,把伤寒论大体讲了一遍,收获颇大。
时隔十年,今天在大连又和郝老相遇,这次郝老是讲两个整天,主要讲少阳病,一共讲了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另外还介绍了他的常用合方柴桂温胆定志汤和学习伤寒的方法和经验。两天的时间,收获满满,郝老具有大师风范,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聪慧睿智,讲课从容,七十多岁的老人,两天下来,神清气爽,真是羡慕。

郝老每周出五个半天门诊,周六周日还要外出讲课,没有好身体,是吃不消的。我看主要得益于他老的从容,老师不急不躁,他写一本书——《不生气就不得病》,道理既简单又深刻,长寿的老人都是这个性格。我们长春中医的刘柏龄老、王烈老,我们松原的董老,九十多岁,仍然是那样健康,得益于心境历练的好。人老了,就要慢下来,就要从容一点,很难改,慢慢学吧。
郝老师把深刻晦涩的中医知识和理论,用幽默风趣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使很多西医同道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去,这是老师的功底深。每一个病例,每一个证型,都有那么典型的病例,那么多个故事,听者也很受用。
两天的课安排的满满的,宾馆的旁边就是中山公园,近水楼台,十四、十五号早上在附近的中山公园溜达溜达,这个公园不大,里面有孙中山塑像和中日友谊林,园里的松树比较有特色,郁郁葱葱,那是一种绿色之美,也是一种生命之美。本想找找有没有打太极的,结果很失望,就是星蹦几个,打得还不如意。
十四日下午五点半结束课时,我们抓紧赶往车站,乘坐K7305次大连至乌兰浩特的列车,于十五日早晨六点半到达松原,结束了本次学习的行程。

作者简介:
李景华,主任中医师,松原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七、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和松原市名中医,松原市高级专家。在学术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指导思想。善于运用中医思维方法诊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尤其善于治疗肝脾胃病、糖尿病、肾病。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多项,研制开发20多种中药院内制剂。平时也喜欢写点随想和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