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那一晚》
作者:徐志摩 .林徽因
方言合诵:四月愚人 小上海

《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女》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男》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女》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男》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女》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男》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zǎo]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女》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男》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女》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男》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女》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男》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合》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