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武 牧 羊
武 稳 祥
我辈生长在五、六十年代,小时候 恰逢艰难的岁月。缺吃少穿不消说,文化生活也极为贫乏,(绝对不象现在) 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那时 不管走十里八里,若还偶尔看到一场电影,那可就是极为难得的精神享受了,都要兴高采烈地议论好多天。
除了上学以外,汲取精神食粮的唯一途径就是阅读课外书籍了。但那时人们都很贫穷,花钱买书看、那可是极困难的事。只有借书看了,不论新书老书、总是能借到啥书 就看啥书,也不敢弹嫌优次。
小时候 还没有通电,晚上 点的是煤油灯。在昏暗的光线下,我囫囵吞枣啃完了一本又一本新书老籍。所幸 小时的记忆力真好,一般书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都可记个大概。不象现在上了两岁、记性可就差的远了。我所知晓的大部故事 都是来源于书籍。
我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历史 灿烂辉煌,男女英雄人物 爱国志士,比比皆是、多不胜计。不论那朝那代、都有几个熟面孔的人。比如 西汉孝武帝时,我少陵塬上就出了一位历史名人——苏武。
一提说到苏武,大家自然立即就会异口同声地说:那可是大名鼎鼎 耳熟能详的人物啊!无论是戏曲、电影、说书等,业已宣传广泛。“苏武牧羊” 的故事 早已如雷贯耳,何须再说。但我觉得我辈既然爱好文字,就把他再古调重弹一下,或许 有人还愿意听。也算是对前辈名人、略表的一缕崇敬缅怀之情吧。
苏武 · 公元前140年 — 前60年,子少卿,父苏建。西汉孝武帝时的杜陵县人,(汉时 因在我少陵塬北修建“汉宣帝杜陵”,故而设杜陵县)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秦汉时期,西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数百年间 一直是我国北方的最大威胁。(要不 秦始皇咋耗费巨资,修筑万里长城)。
那时 匈汉两国的关系打打和和、时好时坏。天汉元年(前100年),由于匈奴单于再次表示要求和亲通好,并送还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汉武帝遂命中郎将苏武为正使,率领一百余人携带大批各种礼品(如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盐等,草原奇缺稀罕)‘持节’ 出使匈奴,并送还汉朝以往扣留的匈奴使者。
苏武一行到了匈奴之后 本来一切正常,但谁也料想不到、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十分意外的事情,形势顿时急转直下:副使张胜的故友虞常,阴谋联合一帮人刺杀匈奴大将卫律,并谋划把单于之母阏氏挟持到汉朝。请求张胜回到汉朝后,为他表功请赏,张胜轻率应允,并奖励了他一些金银。
不料 就在关键之时,虞常的手下 其中有一个人心悸反悔,立即暗暗向卫律告密。卫律闻讯大怒,马上大兵蜂拥、包围斩杀了所有人。并活捉了虞常,严刑拷打,虞常受刑不过、招认出了张胜。
张胜一看大事不妙,只得向苏武一五一十全盘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苏武听罢,气得钢牙咬得咯咯响,怒斥道:“你真是胡闹!事已至此,此事一定要牵连到我。我作为大汉的使节,若还先受辱而后死,将有损于国家的声威,使国家因此蒙羞。” 于是 他就想自杀,张胜和下属官常慧硬是拼命强拦下了他。
卫律向单于报告后建议:杀了所有的汉朝使节。有一文官奏道:“我们正在想与汉朝和好,不可杀,让他们只要全部投降即可。” 单于道:“好!” 即让卫律劝说苏武投降。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卑躬屈节、有辱使命,就算能活下来,又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 言罢,立即拔刀自刎,顷刻血染满身倒地。
卫律大吃一惊,立即赶忙叫医生火速快来。当时苏武都已断了气,经过竭力抢救,总算又醒了过来。常惠等人泣不成声 哭着侍奉。单于也十分钦佩苏武宁折不弯、有气节。命人只将张胜逮捕、关入监牢,又立即斩了虞常。
虞常被斩之后,卫律对苏武说:“副使张胜谋刺大将,理当处死。但只要投降、就可以赦免。” 张胜闻言,立即归降。卫律又道:“副使有罪,正使也应受连坐之罚。” 苏武正气凛然道:“我又没有参与其谋,为啥要受罚?” 卫律用宝剑威逼苏武、叫赶快投降,苏武视死如归、宁死不降。
单于也十分佩服苏武是个人才、不想杀他,总想设法使其归降、为他所用。就把苏武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给他一群公羊。言道:“何时有了羊奶 产下羊羔,就放你回汉朝。” 这明明是说:你若不投降、就永远不放你回汉么。北海奇寒、大漠荒凉,冰天雪地、没有人烟。没有粮食供应,苏武逼迫挖野鼠洞里的草籽充饥。他牧羊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代表汉朝的 ‘符节’,时间长了,后来 符节上的毛缨都脱掉了。
在此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李陵是抗匈名将李广的孙子,文武双全、善于骑射,礼贤爱士、很得军心。那年秋季,他奉命率领5000步兵深入抵抗匈奴。抵达浚稷山 被3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沉着应战,在两山之间 用战车围成营寨,指挥军兵前排手持戟和盾,后排拿着弓和弩。瞅准良机、千弩齐发,匈兵应弦而倒,射杀几千人。

如此一天之内交战了几十个回合,杀敌无数。单于急了,又从左右调集8万骑兵围攻李陵。战斗异常激烈,血战一天 把50万支箭全部用完了。在外无救兵情况下,李陵实在无奈,只好遣散兵卒,让各自逃命去吧。他十几个人在几千匈奴骑兵的包围下,无奈投降了。
汉武帝闻报大怒,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求情道:“李陵率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英勇斩杀多于自己好几倍的敌人,无奈降敌。他大概是想以后寻找机会反戈一击吧。” 汉武帝闻言、雷霆之怒更大了,马上将司马迁处以宫刑,把李陵全家男女老少满门抄斩了。过了好久、 汉武帝自己也后悔没能及时给李陵增派援兵。
李陵归降匈奴后 深受重用,被封 “右校王”,单于还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李陵,以拢其心。他和苏武原在同朝为官,关系甚好。单于得知这个情况后,就派李陵去劝说苏武归降。苏武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宁死不降。李陵自知理亏,也就不多说了。但旧情难舍,他给苏武留下一顶帐篷,几十头牛羊,以及日用杂品,洒泪而别。他后来还偷偷好几次接济苏武。
苏武出使匈奴时大约40岁、正在壮年他必定也是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的平凡人。一是为了麻痹单于,二是他去野外放羊,家里总需要有个人烧水做饭。他就打报告说 需要娶一个匈奴媳妇。单于一听大喜,暗想:苏武既然要在此娶妻安家,大概就不会整天吵着要回汉朝了,立即准奏。后来李陵挑选了一个美貌匈奴女子送给苏武,后生有一子。
试想:若无李陵的多次接济,若无有人给他做饭陪伴,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野原上,零下几十度,饥寒交迫、苏武怎还能不冻饿而亡?他怎么能坚持生活十九个春夏秋冬呢?而且一直不改初衷?还能高寿80岁呢?再后来,还是李陵告诉了他、汉武帝逝世的消息,苏武闻听之后 一连数月,面南哀号,大哭不止。
老单于故世,壶衍鞮单于继位。因多内乱,故打算与汉朝通婚和亲。汉朝使者到匈奴后,要求放归苏武等人回国,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二次汉使来匈,常惠(另外被关押)私下找到汉使,教他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下一只鸿雁,脚下系着一封血书,上面说苏武被放逐在北海。”
匈奴人非常敬信神灵,单于闻言大吃一惊,问询左右侍从、果不其然。连忙道歉道:“苏武果然没死,可立即开释放回汉朝。” 但不能放其妻子和儿子归汉。
李陵闻知苏武即将归汉,特地为他举办了丰盛的告别盛筵。席间 他十分悲愤地说:“我兵败无奈降番,原想伺机回报故国。但武帝杀了我全家,逼我于绝地,真是太可悲了。今兄归汉,名扬天下,定可流芳青史!”言讫 泪流满面,二人紧握双手、洒泪而别。
苏武当年出使时共带了100多人,除过降的故的仅剩下9个人了。在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始元6年(前81),苏武他们终于回到了汉朝。那一天,长安朝野好几万人夹道欢迎这位民族英雄。走时是黑发壮年,今日回归、业已是满头白发的老者了。悠悠岁月19年,威武不屈、宁死不降,这种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谁不佩服?谁不仰敬?
汉昭帝君臣无不敬佩满头白发的苏武,封他为 ‘典属国’,品秩2000石(dan),赏赐200万钱,一处豪宅。汉昭帝在位14年而故,汉宣帝(刘询)继位。苏武的长子苏元犯重罪被霍光处死。汉宣帝怜悯苏武无后,闻讯后 就让汉使花重金赎回苏通国,让他继承苏武的爵位。
汉宣帝极敬重苏武的高风亮节,把他也列入了麒麟阁里的11位功臣之中。苏武享年81岁,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苏武墓在武功县武功镇北 龙门村,属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另有苏武庙,在甘肃武威民勤县。民族英雄苏武:深受世代人民的敬佩爱戴和称赞颂扬!
正是
赞 苏 武
1
北 海 牧 羊 十 九 载,
冷 月 寒 光 照 无 奈。
忠 心 赤 胆 傲 冰 雪,
苦 熬 风 霜 青 发 白。
2
遥 望 南 天 家 安 在,
岂 能 屈 膝 降 番 外。
浩 气 长 存 贯 日 月,
青 史 流 芳 传 万 代!

《 苏 武 颂 》
1
中 华 文 化 渊 源 长,
名 人 如 星 闪 光 芒 。
今 日 不 把 其 它 表,
古 调 新 弹 说 一 桩。
2
西 汉 苏 武 中 郎 将,
长 安 杜 陵 是 故 乡。
文 韬 武 略 胸 中 藏,
忠 心 赤 胆 报 汉 邦 。
3
时 战 时 和 北 匈 奴,
遣 使 长 安 拜 汉 皇。
情 愿 修 好 互 通 商,
武 帝 金 殿 喜 嘉 奖。
4
任 命 苏 武 为 正 使,
副 使 张 胜 随 同 往。
丝 绸 瓷 器 盐 铁 茶,
草 原 奇 缺 大 批 赏。
5
车 马 旌 旗 势 浩 荡,
成 群 结 队 到 北 疆。
交 接 顺 利 都 高 兴,
不 料 意 外 招 祸 殃。
6
张 胜 故 友 名 虞 常,
告 张 叛 匈 欲 回 乡。
阴 谋 杀 将 劫 王 后,
张 胜 欢 心 予 赞 扬。
7
有 人 胆 怯 暗 告 密,
大 兵 蜂 拥 擒 虞 常。
严 刑 拷 打 招 张 胜,
遂 与 苏 武 诉 端 详。
8
苏 武 闻 言 怒 火 燃,
训 其 胡 闹 反 添 乱。
此 事 必 然 牵 连 我,
蒙 羞 无 颜 回 大 汉。
9
匈 奴 诬 苏 有 牵 连。
纵 有 百 口 难 分 辩。
时 有 文 官 进 劝 言,
唯 有 投 降 罪 可 免。
10
宁 死 不 屈 不 叛 汉,
拔 剑 自 刎 鲜 血 染。
忙 唤 军 医 来 抢 救,
生 死 垂 危 救 命 还。
11
虞 常 一 伙 全 部 斩,
逮 捕 张 胜 先 收 监。
屡 劝 苏 武 誓 不 降,
民 族 气 节 决 不 撼。
12
威 武 不 降 杀 可 惜,
流 放 北 国 去 牧 羊。
千 里 风 雪 奇 寒 冷,
孤 苦 望 南 思 故 乡。
13
李 陵 苏 武 同 朝 堂,
意 气 相 投 互 相 帮。
当 年 李 率 五 千 兵,
杀 敌 无 数 战 沙 场。
14
匈 奴 重 围 八 万 骑,
寡 不 敌 众 被 迫 降。
武 帝 闻 报 怒 冲 天,
杀 灭 满 门 遭 祸 殃。
15
时 有 史 官 司 马 迁,
仗 义 执 言 为 李 辩。
武 帝 盛 怒 不 听 劝,
惨 遭 宫 刑 蒙 奇 冤。
16
李 陵 投 降 封 王 官,
单 于 嫁 女 固 心 安。
奉 命 来 把 苏 武 劝,
严 词 拒 绝 不 降 番。
17
留 下 帐 篷 日 用 品,
选 一 番 女 做 茶 饭,
洒 泪 而 别 两 知 己,
人 各 有 志 不 強 勉。
18
冰 天 雪 地 十 九 年,
春 秋 千 古 实 罕 见。
手 执 节 杆 毛 尽 脱,
天 天 盼 望 归 大 汉。
19
武 帝 驾 崩 昭 帝 延,
遣 使 方 接 苏 武 还。
万 人 夹 道 迎 英 雄,
走 时 青 丝 今 皓 髯。
20
芸 芸 众 生 千 千 万,
敢 问 几 人 能 这 般?
苏 武 气 节 世 代 敬,
流 芳 青 史 千 古 传!
(由于这是个老故事,所以许多情况都来自网络和书籍中,也就有可能存在一些争议。还请大家谅解。)
2021、1、28、完
作者简历:
武稳祥:男 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三益村(大鲍陂村)人。于1953年11月17日出生于少陵原上一个普通农家。8岁上学,1966年在本村学校高小毕业。恰逢文革,无奈辍学,回乡务农。自学木匠,服务城乡。苦谋生计,四处漂泊。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暑来寒往,二、三十年。
自幼好文爱诗,常常忙中偷闲 练笔习写。1992年底,在陕南惨遭车祸,九死一生。十几个昼夜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日夜竭力抢救,终于起死回生。医治十载、重伤转轻。仰天长啸、不甘消沉! 拙手抖笔、泪洒毫端,三个春秋、苦成长篇回忆录《蹉跎年华》,约30万字。赠送亲朋好友,多获好评! 2002年8月13日在长安作协常务副主席王渊平的带领下,长安电视台闻讯前来摄像采访。后来播放了4遍。2002年8月20日《长安报》专题报道。2004年春,在长安区残联会长张萍的带领下,一行五人前来专访。后来此事被收录在《共创美好明天》之书中。无论炎夏寒冬,坚持笔耕不辍。2012年紧随国家 农村城镇化的形势,在众友的鼎力协助下,为故乡撰写村史。起名:《千年沧桑古鲍陂》。朝乾夕惕,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终于报捷。图文并茂,争相传阅。桑梓流芳,聊慰平生!
数十年来,每逢要事,触感动心,无论悲喜,辄有笔记,积稿成摞。屡屡喟叹:时乖命蹇 但是总不甘心!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因而习作只能以顺口溜居多,无奈之间 只好望洋兴叹了。但不论优次 每一篇都是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修改再三,无一篇不是倾吐心血凝结而成的。因而,且不管别人如何看法,甚至不屑一顾。但他自己永远是敝帚自珍、弥足珍贵的。2016年冬集结成册,取名:《诗苑雅韵》。诗选书成,引起多方关注,备受左右好评。
2017、2、17、长安电视台前来摄像采访,2、20晚及后来长安新闻播放了多遍,并发到了腾讯视频网上。2016、12、入编由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长安文学集结号 — 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仅一农民 又非作家、忝列风雅之班,都岂不有辱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2017年春末夏初,有幸赴北京一游,大开眼界。归来乘兴撰写游记《春暖京华》,意为留念。也可为没去过北京的人作一些简略介绍,亦乃初衷。2018、5、4、在“京兆文学”网上首刊(第一期)。实在没料到,反响强烈,评价颇佳。第一天就有500多人阅读,这些天来阅读者陆续竟逾千人。还有许多人抒情留言,热诚点赞。喜出望外,甚感欣慰!

作者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