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大字.中国‘诗’
为诗添彩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來尘世上走这一遭、潇洒一回,都要为这个大众世界作些许贡献。一人虽没有;
“建党大文开日月,中兴伟业纪尊彝”。的伟人气慨,即是一棵小草,也算为大自然平添了一抹春色。
改革开放以来,单就书法之乡比比皆是。但比起我们洛阳偃师区“张海书法艺朮馆”,闳中肆外的“偃师区书法之乡”大有逊色。因书协主席张海就是我们偃师区人而名振四海。更何况诗圣杜甫故园就在偃师区杜楼村。更足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的杜甫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诗歌之圣,诗誉天下。张海如椽之笔墨扫世界之最。
我一偃师区书协草芥会员,洛阳市诗词协会会员何德何能;且不说书法不登大雅,从无得过大奖,更不敢奢望泥古颜、柳、欧、赵,故能附骥尾而直上青天了。
说句幽默语;鲁迅笔下的阿Q能姓个赵,不被赵老爷子打耳光就算三生有幸了。虽能胡诌两句顺口溜偶尔得个小奖,高兴的忘乎所以,几天几夜手舞足蹈,虽说这一辈子都写不出象李绅的“悯农诗”、催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王之渙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绝句、张若虚“以孤篇压倒全卷”的“春江花月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岳飞的“仰天长笑,壮怀激烈”、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的“万里乘风去复來,只身东海挟春雷”,但对山东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的诗作如痴如迷。又听说山东青卅南云门山上的寿字有无边的大,处于好奇心山东采风去。
且不瞻李 清照,暂不谒范公词。直奔青州,几经转车,出青卅城南五里里路便是云门山了,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瞎瞎差差也看不清楚,顺石阶小络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散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拨,都生在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纛迎风。气喘嘘嘘,总算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据说山高421米山顶石壁上大红寿字历历在目。这时再仰观那寿字犹如一艘多桅巨船,挟云裹雾。同行的一个小伙子帖身字上,还没有寿字下边的“寸”字一竖高,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明朝嘉靖三十九年,青卅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号称天下第一寿。
在春风和熙中,细细端详这个奇字,高7.5米,宽3.7米,单就数字來看就是瘦高,懂书法的人一看就是上身长,下身短,说明衡王不衡的不协调感。据说衡王后来被满门抄斩。也不知当初怎么写上去刻出来且不去探讨,这衡王创造了奇迹无非是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正象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旷世名句;“当年粪土万户侯”。不过它装点了直到现在的5A景区也算功不可没。
观望山上山下游人如练,云门山可游览的实质性远比西安的“大雁塔”。老朽诗兴大振,由感而发,迸发出几句乐府诗歌来;“仞锷寿高插云端,名振青州四百年。衡王不知何处去,空留景观在人问。一朝显摆皇族威,千年遗产国宝苑。书法弘托云山大,更有大字在洛偃”。
高亢的朗诵声回荡在云门山沟沟坎坎,气脉之足,嗓音之亮,惊动了观光的游客们,都睁大了眼晴好奇的欣羡着,有个中年人以赞掌的语气问道;“老先生,您说的更有大字在洛偃,真有比这更大的字吗?具体在什么地方?我们也好去饱饱眼福”。“就在我们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偃师区”。
返程的路上,既是夸下了海口,心里始终在打着腹稿,车到偃师站,“三上成文”心里有了大框框。回到家,顾不得旅途劳顿,怱忽打起了草稿来,修改了几遍,终于写成了世界大字中国‘诗’”

世界大字*中国‘诗’
《为诗添彩》
华夏民族,
是诗的国度。
我们是诗文化的后裔,
诗姓是我们的老祖父。
诗言志啊,
言旁的寸土。
是对我们炎黄子的呵护,
喜看那横横竖竖楷书字。
概括着,
航空、铁路、陸路与水路,
拜读她的草书吧。
看似黄河九道湾,
宁夏一弯到童关,
那是母親河啊,
孙辈们应尊她为老祖母。
用高信望远镜,
仰望左上角的那个点。
恰似高峡出平湖,
太空俯瞰下也一个圈。
恰似台湾日月潭,
又象小浪底水库,
再看那诗字的大篆小篆,
那是电信网络啊。
也是地理交通图,
有多少沟沟壑壑,
万丈深渊,
是诗意让天堑变通途。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以及一切交通工具,
穿梭运输,
荡起冲天的喧嚣。
犹如恢弘的琴弦雅韵,
化作缠缠绵绵的诗意长线。
蕴融了人世间的和谐,
沟通了56个民族大团结的幸福。
注;日月潭在台湾省南通县,也是台湾最大的景点。
(蔡西杰)电话18051525221
2022.6.22定稿
作者简介:蔡西杰,现居上海,爱好诗词文章,作品众多,尤擅长中短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