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山阳县十里铺街道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以国家后评估考核挂牌督办问题整改为抓手,在全面摸清农户家庭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帮扶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产业帮扶对象6974户,突出问题导向,逐户逐项研判,“对症下药”分类因户施策,精准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家庭有劳动力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全部得到有效帮扶。同时积极落实《山阳县产业发展到户扶持办法》,提升产业帮扶工作成效和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有效增加群众经营性净收入。
针对家庭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但无发展项目的农户,由村“四支队伍”或帮扶干部针对家庭实际,帮助选好选准发展项目或落实经营主体带动措施,与经营主体结对,采取代养托养或者订单种养等模式,帮助家庭发展产业。围绕“菌、药、畜、果”四大产业,全办发展连翘2000亩、苍术2000亩,核桃500亩,三个食用菌基地发展吊袋黑木耳和香菇1000万袋,发展天麻、猪苓、柴胡等中药材1500亩,板栗12731亩、养猪10422头、鸡12万只、牛637头、羊1846只、中华蜂4049箱。志诚和伟峰2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代养模式,带动300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香菇9万袋。博园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托养方式带动农户养猪329户987头,散养鸡5280只。
针对已有发展项目但缺乏资金的农户,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协助落实小额信贷、富民贷和产业贷政策予以帮扶。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65户1650万元,富民贷280户140万元,产业贷64户32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农村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的问题。
针对有发展项目但缺技术的农户,以办村为单位组织开展针对性实用技术培训,落实技术培训帮扶措施。对1016户农户(其中脱贫户323户、监测户42户)进行食用菌、养猪、养鸡、养蜂、中药材种植、核桃嫁接科管等分类分批次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或者技术指导,使他们熟练掌握产业发展技能。
针对家庭农产品销售困难的农户,街道成立电商服务中心,设立消费帮扶专柜,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对495户(其中脱贫户142户,监测户23户)的农产品进行销售。落实消费帮扶措施,确保农户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针对家庭无劳动力或全家外出务工有土地无法耕种的,落实土地流转帮扶措施,帮助获得土地流转收益,避免耕地撂荒。全办47个农业经营主体流转1410户群众2350亩,户均年收入1300余元。
针对家庭有劳动力但没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意愿的农户,依托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能人大户和村社就业服务保障站、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带动14980人实现稳定就业。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确保家庭收入有保障。(杨小平)
